首页 > 资源共享 > 学术信息

学术信息

研究资源

教学资源

域外来鸿

就《走向世界二百年》一文中的若干观点与丁林商榷

更新时间  2002-11-22 作者:冯用军
《东方》杂志2001年第10期刊登了丁林的文章:《走向世界二百年》,南方周末又以《美国:走出孤立主义的历程》为题予以转载,并加了编者按(《南方周末》,2001.12.6,16版,视点,责任编辑李英达)。笔者读罢,感觉丁文中若干观点不妥或不正确,现摘录部分,予以分析。当然,这是我一家之言,意在抛砖引玉,发人深思。

摘录一:在这一百多年中,尽管世纪之交在麦肯利总统任内,美国参与了列强迫使清政府“开放门户”的政策,尽管在八国联军中有美国,但是率先宣布放弃庚子赔款的是没美国,立法将庚子赔款用于帮助中国发展高等教育的是美国。

讥言,亦或赞歌?众所周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迫切需要开拓海外殖民地(海外市场),以攫取原材料和倾销商品。那时的中国,内外交困,清庭摇摇欲坠,革命烽火四起,国力甚弱,正受着挟着坚船利炮的众列强的欺凌,包括原来也受过欺凌的日本,这无疑为美国“入侵”中国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契机。但是,美国有自知之明,它知道比起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自己还只能算个后起之秀,还不能与他们抗衡。于是,美国这个资本主义的“孙子”,靠着英法这个资本主义的“爷爷”,参与了瓜分中国的罪恶勾当,即加入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烧杀抢掠,犯下了滔天罪行。美国这个“孙子”玩了一个花样,骗取了“爷爷”们对“孙子”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的认同,利用这个政策,可以说美国在侵略中国的问题上占尽了先机,可谓青出于蓝,后来居上。这一着险棋,美国完胜,从而为美国在20世纪初成为世界强国提供了多方面的保证,包括人力资源、原材料、消费者,即通常所说的海外市场。但美国为什么又要“率先宣布放弃庚子赔款”、又“立法将庚子赔款用于帮助中国发展高等教育”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美国玩弄的“欲擒故纵”手法,麻痹当时的中国人民(当然也包括腐败的清政府),降低中国人民的反美情绪,为攫取更多的利益作准备;二是迫于英法等列强的压力,美国的骗局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不久就被老牌的英法等国识破,且那时各国之间关系相对紧张(一战的影响),美国不想为了中国而惹火烧身,故暂时放松;三是美国欲借此在国际上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尤其是赢得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信任和其它一些亚非拉国家的信任,为它称霸世界积累资本;四是美国人较了解中国人的历史及其心态,“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十个中国人是一条虫”,一挨受过欧美日留学教育的中国人回到中国本土,他们之间就会发生争吵甚至斗争,而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壮大各自的势力(显性的、隐性的),他们就会去找靠山,去求助于他们的“老师”,也就直接或间接成为列强在中国的代言人,军阀混战以及后来的内战都说明了这一点。从这里可以看出,美国的精明、圆滑和“深谋远虑”。

摘录二:那个时代,中国是一个弱国,亡国在即。那时侯有谁能在国际上出面干预,阻止野心勃勃一路无阻的日本皇军?

只有一个国家这样做了。只有一个国家有这样的道德心,有强国的实力,有具备道德勇气和历史远见的政治家,能够站出来逆向干预国际事务。那就是美国。

那个时代(按丁的意思,应指日本入侵中国,二战爆发,即20世纪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中国是一个弱国,亡国在即。事实上,当时的中国,情形与这种说法恰恰相反。中国有巨大的人力资源、地域资源和矿产资源,军事(国民党军、红军)、经济(蒋统区经济、解放区经济)和政治(蒋的民国政府、苏维埃)只是相对落后,这三个方面的相对落后并不能决定或武断地说中国是一个弱国。在那个时代(热兵器时代),人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而政治、军事、经济等因素作用的大小,关键仍在于人的综合利用水平的高低(把朝鲜战争这个案例提前用到此处,倒很能证明这一点,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小米+步枪”的组合打败了美国的“大炮+飞机”组合)。况且,一个国家是由许多方面组成的,经济、政治、军事之外,还有人口、地域、矿产等。中国两千多年的文明史,从没有真正亡国的记录,日本的侵略也不能使中国亡国(历史已证明了这一点)。为什么“只有一个国家这样做了。只有一个国家有这样的道德心,有强国的实力,有具备道德勇气和历史远见的政治家,能够站出来逆向干预国际事务”?美国内心真是如此吗?①“只有一个国家这样做了。”表面上,美国是这么做了。但我们更应该知道,整个二战期间,战争的重心都在欧洲,如果有英法与苏联联合起来打败日本的时候,也许正是它们亡国的时候,因为希特勒与墨索里尼绝不会放过这样的天赐良机。历史不能假设,英法与苏联先后与日本签订协议,为的是防止两线作战,这是有一定远见的,至少,英法与苏联都准确地预见到了“二战”的重心在欧洲,这一点扭转了“二战”的历史。另外,他们也预见到“野心勃勃一路无阻的日本皇军”必然陷入中国人民的战争汪洋中不能自拔。期间,包括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帮助过中国,如加拿大的白求恩,而不仅仅是美国;②“只有一个国家有这样的道德心。”真是这样的吗?中国人民也许永远都不会忘记,日本侵略中国后,美国援助的是谁呢?“围剿”红军的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蒋介石。而国民党、蒋介石的真面目如何呢?看一看蒋介石就知道。蒋介石,屠杀革命群众、屠杀共产党人的刽子手的头目,一个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投机分子,一个接受阿道夫·希特勒派遣的军事顾问冯·法尔肯豪森和冯·塞克特的法西斯分子。同时,我们也应该记得,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发生空前的经济危机,资本家把大批物资(牛奶、棉花等)加以毁灭,而与此同时,许多工人、农民却无家可归、无物可食;许多亚非拉国家的人民更是处于死亡的边沿,美国没有救助他们,也许这就是丁林的所谓美国式的“道德心”吧!另外,美国好不容易从欧洲列强那里夺来世界霸权,把经济中心从大西洋转移向太平洋,因此它绝不允许在自己的“地盘”上出现一个强国,日本不行,中国更不行。它也知道,凡侵略中国的国家,都将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壮大,英法如此,美国如此,俄国如此,日本也会如此。因此,宣布向日本禁运,既打击了日本,可以赢得部分中国人的好感,更达到了维护它自身独霸的真实目的,可谓一举多得;③“有强国的实力。”众所周知,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遭受了空前的经济危机,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综合国力急剧下降。当时自顾不暇的美国真有强国的实力吗?陈纳德将军率领的航空队,却是来自美国民间的志愿队,为什么呢?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当时实力下降,另一方面是美国害怕与日本提前开战,于是来了个口头警告(后如毛泽东所说:“美国是只纸老虎。”)。另外,美国帮助的蒋介石集团在抗日中的表现如何呢?一个成语很好地形容了这一切:节节败退,从北京,退到武汉;从武汉,退到南京;从南京,退到重庆,一溃千里,日本人撵得老蒋四处乱蹿、东躲西藏,几乎没安过身。而没有美国人支持的共产党,却在敌后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开辟了大片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从而成为击败日本侵略者的决定性力量之一(当然,这与日本把国民党看作阻碍它侵占中国的主要对手有关。国民党的溃败,日军侵略的深入,在给沿途人民带来巨大伤害的同时,更重要的在于激起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革命热情,也为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并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即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中国灭亡;④“有具备道德勇气和历史远见的政治家,能够站出来逆向干预国际事务。”罗斯福和杜鲁门是这样的政治家吗?赫尔、马歇尔是吗?他们的道德勇气我们在前面已经“恭维”或“领教”过了,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历史远见。诚然,以罗斯福或杜鲁门为总统领导下的美国对于“二战”的胜利有重要作用。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二战”的胜利,是团队合作的成果,是苏联、美国、英法、中国以及其他反法西斯国家共同努力的成果,每一个反法西斯国家都基本上尽到了自己的义务,也承担了与自己国家相当接近的责任,而且都作出了重大的牺牲。也就是说,“二战”的胜利,美国只是尽了它应尽的义务,承担了它应该承担的责任,但是,这没能显示出他们的历史远见。“二战”后,美国控制了日本 和太平洋上的大片岛屿,同样,他们所承认和支持的中国的统帅蒋介石及其几百万正规军在3年的时间内被不被他们看好的共产党消灭了大半,蒋介石带着他的家眷、部分官兵逃到了台湾这个弹丸之地。另外,中国人民要求和平,抗日后要求解放中国,在这两个阶段,美国的政治家干了什么呢?杜鲁门拍板决定,派美国飞机、舰艇帮助国民党运送军队占领大城市、送给蒋介石美元、武器和军事顾问,这就是美国的“道德勇气”、“历史远见”和“能够站出来逆向干预国际事务”,它是“站出来”了,但它的傀儡蒋介石却被人民拥护的共产党打败了。

摘录三:1940年8月,刚刚从大萧条中走出来,罗斯福总统宣布禁止向日本出口航空汽油。10月16日,美国宣布对日本禁运生铁和钢材。这等于掐住了日本这一个本身没有汽油和钢铁资源的岛国的战略喉咙。正是美国这一忘我仗义的行动,把日本逼得向美国挑战。

美国真能作出“忘我仗义的行动”吗?不能。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一、美国禁止向日本出口航空汽油、对日本禁运钢铁,是出于它自身两方面利益考虑的。一方面,美国当时刚从大萧条走出来,经济还相当困难,国内能源还相对紧张,且“罗斯福新政”的相当大部分内容是有关经济和失业的。为了恢复经济,减少失业人数,稳定社会,美国政府决定兴建许多大型工程,例如田纳西水利工程,修建这些大型工程,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还需要消耗大量的钢铁,而这些钢铁,由于工程所在地交通多不便,故多由飞机运输,这就需要大量的航空汽油。也就是说,当时的美国,根本就没有多少航空汽油、生铁或钢材可以出口,如果有大量的赢余,“一战”中美国大发“战争财”的情景多半会重演。另一方面,美国出于自身战略安全方面的考虑。在中国和日本之间,美国必须作出选择。历史证明,美国选择了它在中国的代言人:蒋介石及其政府。既然选择了对美国言听计从的蒋集团,那么,美国就必然要在对外政策上宣布“禁止向日本出口航空汽油”、“对日本禁运生铁和钢材”。很明显,如果日本占领了中国,日本人是不会听美国指手画脚的说教的,他们只会服从天皇(军部)。两害相权,自取其轻,所以美国选择了扶蒋而对日关系暧昧。那么,“对日本禁运生铁和钢材”也就顺理成章了。二、“这(禁运)等于掐住了日本这一个本身没有汽油和钢铁资源的岛国的战略喉咙。”真的吗?从1940年8月(美国宣布对日禁运)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人坚持了整整5年时间。日本人的损失是什么呢?两座城市(广岛、长崎)、几艘航空母舰、百多万军队,而中国、美国的损失呢?可能3倍不止于日本。日本人之所以能坚持这么久(如果不是美国的原子弹,可能还要坚持几年),原因在于:一方面,日本从被它侵略的中国不断攫取大量资源,包括煤炭、石油、生铁和人力,日本人不仅利用中国的资源打中国人,还打美国人;另一方面,在美国宣布禁运之前,日本已从美国获得了较多的军事物资,禁运后,仍不间断地从美国获得一部分资源,因为美国的军火商们、石油大王们、钢铁大王们要发战争财。他们自是有办法将油、铁、钢等战略物资从美国本土转运到日本本土,而身为美国政府总统的罗斯福只有妥协,否则,他的“新政”就可能夭折,他罗某人也只有下台。另外,美国也没有呼吁或督促其他国家(苏联、英法等)停止向日本出口战略资源,这一点,它能做而没有做。三、“正是美国这一忘我仗义的行动,把日本逼得向美国挑战。”事实上,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利用列强忙于瓜分中国和“一战”之机,逐步发展了起来,到“二战”爆发前,即公认的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时止,经过近半个世纪的苦心经营,日本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真正意义上的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和军事大国。它早已不满美国在世界尤其是在太平洋地区的霸主地位,决定向它发起挑战,这从日本很早就派间谍到美国可以说明。也就是说,日本向美国挑战,并非仅因为受到美国所谓“忘我仗义”的“禁运”,而是早有预谋。另外,美国也早有挫挫日本人锐气的意图,但却苦于找不到借口,“珍珠港”事件,正好作为罗斯福要求国会应该向日本宣战的证据,也成为罗斯福动员美国人民参战的动员令。美国参战,一方面转移了国内视线,军火生产也刺激了经济的复苏;另一方面,美国借此摆脱国内“孤立主义”的羁绊,重新介入国际事务,得以重振因经济危机而有所衰落的霸主雄风。其客观效果当然是我们众所周知的加速了日本的失败。

其它的诸如“美国是那个朝代和中国打交道的西方列强里,惟一对中国没有任何土地、军事、资源要求的国家。如果没有美国的干涉,如果没有几百万美国士兵远渡重洋的参战,如果没有美国军队在太平洋上的浴血战斗牺牲,那么,有没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没有在1945年中国成为世界五强之一的一天?”之类的话语,我就不一一反驳了。因为我们太知道美国的所作所为了。丁作家写这样的一篇文章,对于其真实用心我无从得知,但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我却知道:炸了我国的大使馆,谋杀我国的记者,那就是美国;撞毁我国的军用飞机,导致我飞行员王伟失踪,那就是美国;正是美国,给蒋介石为虎作伥,三年内战,锦绣中华生灵涂炭;正是美国,我们在朝鲜的土地上牺牲了许多优秀的中华儿女;正是美国,我们在第七舰队的武力干涉下让台湾与大陆至今未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正是美国,漫天要价,百般阻挠,直到2001年,我们才圆了加入wto的梦……

也许,不止我一个没有被“美国的道德心和忘我仗义行动”所感化,也不会为美国的“道德勇气和历史远见”唱赞歌,更不会为了从“美国获得教益”而不顾自身作为一名中国公民的事实。丁作家可以拿感情作交易,也可以拿原则作交易,但我却办不到,对此我只能深表“歉意”和“不恭”。嘤其鸣兮,求其友声,亦寻其异音耳。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联系信箱:ahrachin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