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共享 > 学术信息

学术信息

研究资源

教学资源

域外来鸿

以平常心对待美国媒体的报道

更新时间  2005-03-15 作者:陈晓律
以平常心对待美国媒体的报道

--------------------------------------------------------------------------------

□ 陈晓律

我在《世纪之交的中国与世界》一文中认为,中国人民与美国之间没有深刻的仇恨,两国之间从长远看是完全可以友好相处的。但两国之间的交往,除了官方的正式接触,民间交往的比例和质量也是十分重要的。从现代世界的民主化趋势看,国与国之间民众的交往对巩固两国的关系意义更大。在这一过程中,美国媒体对中国的介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该说,从前几年的记录看,中国民众对美国媒体的报道并不满意,尤其一些媒体“妖魔化中国”的做法,更增加了国人的反感。但最近看到威廉·瓦茨先生的文章,却对这一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他举出了很多例子,认为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还算是大体公正的。威廉·瓦茨先生的观点,尽管不一定完全与我们一致,但其中有两点我觉得还是比较真实,其一是美国人基本上关注的是国内的事务以及美国周边国家的情况,所以美国人对国际事务的了解程度的确远远不如中国的一般民众,甚至按照笔者自己的经验,美国的普通民众不仅不怎么关注国际事务,而且根本就不关心政治,他们对中国和一些其他我们认为是常识的国际知识十分无知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尽管在潜意识中,这也反映了美国人“美国就是世界中心”的心理状态);其二是美国的一些媒体尽管有对中国的负面报道,但并未因此就肯定地将中国“作为敌人”,不友好与将对方视作敌人,这是有很大差别的。当然,美国新闻自由的特点,使媒体中总有一些喜欢夸张的人,对中国的一些负面报道加以过分的渲染,的确使中国人民在情感上难以接受,但这并不表明它代表的是美国一般媒体和主流思想的态度。

相对而言,我们对美国媒体报道并没有进行全面认真的学术研究,因此,要发表一些通过数据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文章,就显得十分困难。但有一点我们应该在自己的宣传报道中加以反复说明的,是国外媒体并不承担如同我国媒体一样的严肃的“政治责任”,更不可能去代表政府的观点。正如威廉先生所说,它们主要是为了寻找卖点,并不由此承担“损坏两国关系”的严重责任。也就是说,我们对国外媒体的负面报道,不必看得过于认真。同时,这也反映出我们的学者和普通民众对国外的负面报道,其承受能力十分有限。中国人交朋友,喜欢掏心窝子说话,对一方面谈发展友好关系,一方面又“恶意中伤”,从情感上自然是感到难以接受。然而,既然要与外部世界打交道,就要逐渐习惯于它们的舆论方式与思维方式,尽可能避免因这种方式不同而产生的误会。从这个角度看,以平常心对待美国媒体和其他一些国外媒体的报道,尤其是不友好的负面报道,是中国真正融入国际社会的必要的心理准备课程。

此外,以平常心对待国外媒体的报道,并不表明我们应该拒绝别人那些虽然言语尖刻,但却真正触及到我们问题的实质的中肯意见。中国目前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也就是说我们自己正在逐步地清除原有的种种积弊,那么,当我们在清除这些积弊的过程中,听听别人的意见,哪怕是不怎么顺耳的意见,又有何妨呢?同样,以平常心对待国外媒体的报道,也应该适当改变我们自己传统的媒体运作方式,不要使所有的媒体,无论它在什么范围内发行,都一定要它承担“反映中国政府观点和声音”的重任。我们的媒体,既然在逐步地转向按照市场规律运作,那么,在看它的报道时,是否也应该以平常心去对待呢?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也并不是绝对的。当一些利益集团为了某种目的大肆歪曲报道某些事实时,甚至危及到中美关系的大局时,美国政府也不是无能为力的。作为一个舆论群体中的权威机构,它至少可以提供或澄清某些基本事实,避免谬种流传。在这方面,美国政府显然做得不够。须知,舆论也是可以引导的,在引导舆论的过程中,政府当然是最有力的一家。

中国人接受别人意见的态度固然有其缺陷,但美国的媒体和政界人士,如果能够静下心来了解中国人的这种特点,在提出不同观点的过程中注意不过分损伤我们的自尊,那么,其实际效果,就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角度而言,显然更富有“建设性”。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联系信箱:ahrachin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