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共享 > 学术信息

学术信息

研究资源

教学资源

域外来鸿

初探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

更新时间  2005-04-16 作者:任京生

  作者简介:任京生,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美国中西部中国科技文化交流协会会员,《聊圆》杂志编辑,著有《从东到西看关系》一书,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各类文章二百多篇,内容涉及文、史、哲、经济管理、新闻报道、发明创造等多方面。有的文章获奖,有的被一些理论信息库收集。

  开展中西文化交流,为的是使对方认识我们的文化;也为我们认识对方的文化,并学习对方文化中有用的东西。然而谈到学习西方文化,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人们经常提到的一句口号,这样说不会有人认为你崇洋媚外,反而会认为你开放。这些年,中国又提倡学习西方的市场经济,也渐渐地被认为是思想解放了。可是,要是有人提出学习西方的文化,就会有遭反对中国传统文化之嫌疑了。为什么科技可以学,经济可以学,而文化就不可以学了呢?翻开中国近代史,可以看到,中国经历了一个不断地开放国门,学习西方的艰难历程。闭关锁国的清朝,最初是夜郎自大,什么都不能学的,可是被西方的洋枪洋炮所逼无奈,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为主,西学为辅”的口号,于是西方的科学技术被中国接受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方面大量地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一方面又变计划经济体制为市场经济体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西方的市场经济体制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可是,当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社会风气却出现了逆转,腐败之风愈演愈烈。很多人把它归结为学习西方文化的结果,一些人认为物质享受,性解放,个人主义就是西方文化,我们现在社会上出现了贪污腐败,性放纵,自私利己等风气都是学习西方文化的结果。于是提出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同时,要抵制西方文化。

  西方社会的科学、经济和文化真的就是这样相抵触吗?这是一个要搞清楚的问题,不搞清楚这个问题,将会对人们的思想产生许多错误导向,而关键之处在于文化模仿。众所周知,人们对于文化具有很强的模仿力,当人们对一种文化产生认同之后,就会潜移默化地去模仿她。为着避免我们在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产生错误的模仿,我们有必要搞清什么是西方社会的主流文化。西方社会包括美国、欧洲在内的许多国家,在文化方面,他们有共同的地方,也有差异的地方,而很多人所说的西方文化,常常是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因此本文着重探讨什么是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我们在学习美国文化的过程中都学习了些什么。

  一、 什么是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

  文化是一个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具有纷繁的种类和深广的内涵。并且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因其内蕴不同而分层次的,有精华层次与糟粕层次,有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然而不管文化的感念多么复杂,总可以把握一个民族文化的主要脉搏,这就是主流文化,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文化精髓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信仰、道德取向、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深层次的因素,是影响一个民族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什么是美国的主流文化呢?要想了解美国的主流文化,只有亲身来到美国社会生活一段时间才会有切身的感受。很多来美国的人都会对美国的认识产生两种心理落差,一种是物质文明方面的落差,一种是精神文明方面的落差。过去,在人们的认识里,美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很多人抱着淘金梦争先恐后地来美国,可到了美国后才发现,美国并不是遍地是黄金,美国虽然很富有,但是也有穷人和乞丐,也有破落的街道和建筑。尽管美国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较高,但那是要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才能得来的。人们普遍认为,一个新移民,通常要经过七、八年,甚至十几年的艰苦创业,才能立足美国,过上富裕的生活。

  另一种心理落差是精神文明方面的。过去,人们接触到的都是美国发达的科学技术、风靡世界的好莱坞电影、遍布全球的商业文化、丰富的物质享受等等,很多人便以为这就是美国的主流文化。很多从中国大陆来美国走马观花旅游一趟的人,回去后都会津津乐道于纽约的红灯区,拉斯韦加斯的赌场、夜生活。人们从电影、各种报道中了解到的美国是一个物欲横流、花天酒地的社会,是一个自私自利、人情冷漠,充满暴力和性放纵的国家。可是,当人们融入到美国社会之后,就会发现,美国的精神文明与过去了解到的有很大的不同,要比过去想象的好得多。尽管美国也存在许多社会问题,也有一些让人痛恨的恶人、坏人,但从主流与总体上说,你会发现其社会祥和,人与人之间热情、友好,大部分人对性生活十分认真,并不乱来。最让人想象不到的是,美国是一个宗教国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信教。美国社会对《圣经》的信仰,就像中国古代社会对孔孟之道的推崇一样,连总统就职也要手抚《圣经》进行宣誓。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中国,已经是一个无神论国家,文化大革命不仅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彻底批判,也将西方文明彻底抵制,将宗教归为了牛鬼蛇神,人们一提起宗教,就会与封建迷信联系在一起,认为宗教与科学水火不相容。人们一提起宗教,就会想起欧洲中世纪黑暗的神权统治。可谁知,那早已是历史的陈迹,美国在建国时就已将政教分离写进宪法,尤其是经过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之后,美国人信教已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基督徒信仰上帝,却不用三叩九拜,不用进香献祭,人们照样娶妻生子,照食人间烟火。基督甚至成了人的朋友,人们只要基督在我心中即可。

  今天的美国,你无论走到哪里,见到最多的,除了商场,就是教堂。有时一条街上可以见到接连几座教堂。看到街边上一座座教堂,和基督徒们有了一次次接触之后,人们终于知道,基督教文化才是美国的主流文化。深层次的基督教主流文化,犹如一棵大树的根系,不断地为大树枝干提供着养份,只有认识了这个根系,你才能真正了解美国社会成功的真谛。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了解美国好莱坞电影的人远比了解基督教的人要多。什么是基督教主流文化呢?在了解基督教主流文化之前,先要了解什么是基督教。基督教是世界上主要宗教之一,公元一世纪产生于西亚,奉耶和华(耶稣)为救世主,后被罗马帝国定为国教,广泛流传于欧洲。十一世纪分裂为天主教与东正教,十六世纪又从天主教分裂出许多教派,合称新教。但是不管什么教,他们的共同之处都是崇拜耶稣,祭上帝。耶稣作为上帝的儿子,来到人间,为了拯救人类,将自己的身体钉在了十字架上,用自己的鲜血为人类洗刷了原罪,在人们心目中播下了博爱与宽容的种子。目前在美国信教人数最多的是新教徒,然后是天主教徒。而本文所说的基督教主流文化则是指包括新教、天主教等各个教派在内的广义上的基督教主流文化。基督教的理论基础与核心来源于《圣经》,《圣经》已成为基督教主流文化一部不变的经典,就像孔孟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一样。美国社会的民主、法制、自由等许多思想都根源于《圣经》的教义,具有宗教基础。《圣经》中的许多教义是教育人们具有良好伦理道德,用自己的善缘去洗刷自己的原罪。而我们过去一提美国文化就是科技、经济,很少有人知道《圣经》在美国的影响。

  受基督教的影响,基督教主流文化的精髓在于其平等观与博爱观。基督教宣扬平等、饶恕,与博爱,爱所有人,以至于爱我们的敌人。这是形成西方社会民主、自由风尚的思想基础。美国人相信《圣经》,很多人周末都去教堂接受心灵的洗礼,《圣经》中教育人们友好、行善、道德高尚,许多人便怀着这样的信仰去生活,去与人相处。正如人们所说:多一个教堂,少一座监狱;多一个基督徒,少一个罪犯。基督教认为神是神,人是人,只有上帝是神,上帝永远至高无上,人永远是上帝的仆人,人的权力永远不能超越上帝。因此,这从思想深处限制了人的私欲的膨胀。这就使再大的官,也要对老百姓笑脸相迎;再有名的人,也不敢在公众面前肆意妄为;再伟大的人也要检点自己的行为,不得作有违上帝意志的事情。基督教文化还宣扬天赋人权,珍惜生命,尊重人权。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美国人视民主、平等、自由为生命,永远都选择民主政体,自由经济,专制、独裁与特权在美国人的思想深处就没有其存在的余地。同时,基督教文化不排斥经济,甚至鼓励人们通过自我奋斗获得财富。这使我们感到,良好的宗教,开放的主流文化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发展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考察美国的基督教主流文化,我们发现其与我们过去所了解的美国文化具有很大的不同。

  1、 个人主义并非自私自利。

  过去,我们经常听到有人批判美国的个人主义。由于文化的差异,在中国,对于个人主义的解释是不顾他人利益的个人奋斗,自私自利。由于这种解释与认识上的差异,很多人认为美国是一个人情冷漠的国家,于是认为中国社会发达以后也自然会变得人情冷漠。实际上,这并非像我们过去所理解的那样。在西方文化里的个人主义,是一种个人价值的体现,一种尊重个人隐私,不依赖他人的自我奋斗与自我独立,一种私有财产和个人权利得到保护。基督教宣扬博爱,很多基督徒非常热爱家庭,热爱生活,并尊重他人利益。很多美国人都要抽出一部分时间去从事义务服务,一些人以帮助他人为乐趣,很多外国学生与学者来到美国,都曾受到一些美国家庭的热心帮助,这些都是基督教文化所带来的善缘。

  2、 自由与平等并非自由主义与平均主义。

  最早来到美洲大陆的是一些在欧洲遭受迫害的清教徒,他们发誓要在这片新的土地上建立一个没有剥削与压迫的理想天国。受这些传统思想的影响,美国人热爱自由,相信“天赋人权”,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决不容许专制横行,个人的人身自由权任何人不得剥夺,等级制度与特权思想为人们从思想深处所不齿。而我们很多人一提自由、平等就与自由主义、平均主义联系在一起,恨不得自由起来不受任何管制,可以为所欲为。而实际上美国是自由而不放任自流,平等而不彼此攀比。在美国没有绝对的自由,因为有法律、新闻、舆论、选票等等制约,人们一方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一方面又谨小慎微。社会地位越高,名誉越高的人越受约束,连总统也不例外。任何人都要检点自己的行为,以免被被告上法庭,被舆论所宣扬。实际上,美国人非常遵守社会秩序与规范,活得非常小心谨慎。

  目前,很多中国人都很关心美国有没有种族歧视,实际上,受不受歧视,关键在于个人的主观认识与自身表现。如果你总对别人笑脸相迎,别人就会认为你是一个乐观的人;如果你总对别人横眉冷对,别人就会对你敬而远之。如果你处处表现出自卑,你就总会怀疑别人小瞧你;如果你自尊自信,就会生活得如鱼得水。个人表现则更为重要,一些品德高尚的中国人,其优良表现不仅个人获益,也提高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声望;一些道德败环的中国人,尽干些坑蒙拐骗的事情,又如何不让人歧视?因此人在国外,你的一言一行往往是代表了你所属的民族与国家。你的各种言行高尚,人们就会认为你的民族优秀;你的行为低下,人们就会说:“这个民族的人怎么都这样?”应该说,种族歧视在美国社会历史上有,在美国历史上曾有过黑奴、三k党等不光彩的种族歧视现象,但现如今美国的反对种族歧视却是最令世人瞩目的。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黑人运动没有遭到血腥的镇压,相反却得到许多白人的支持,并最终取得胜利,美国政府甚至将马丁路德金的名字作为一年一度的节日来加以纪念。当今美国文化,平等观念已作为一种美德为人们所宣扬。当然,也有少部分人依然对他民族人有所歧视,但这些人往往都是些品行不端,常遭人白眼的人,其又反过来白眼他人。如今,如有谁敢在公共场合表现出一些种族歧视、欺压他人的言行,其就有可能立刻被告上法庭,受到法律的惩处。

  3、 民主与法制相并行。

  与欧洲传统的贵族思想、等级观念相对立,受最早开辟美洲新大陆的清教徒的思想的影响,美国人崇尚民主与法制,美国的国父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之后,没有将自己立为皇帝,却建立了两党竞争的民主政权。美国人相信民主,不相信人治,但不是绝对地民主,也有集中统一的时候,人人都要遵守法制,事事以法律为准绳。民主犹如一江春水,推动社会滚滚向前;法制犹如江的两岸,规定着水流永远朝向正确的方向。这种民主与法律制度是美国国家政权两百年稳固交接的制度根基。可以说,民主自由与法制犹如天平的两头,民主自由多了,法律这头就要重;民主自由少了,人们就要从法律上找空子,以达到天平的平衡。而我们很多人在认识这个问题上常常走极端,要么极端民主,不要法制;要么认为法制就是专制,不要民主,在天平的两头左右摇摆。实际上,中国的法律不是不严,有些地方甚至严于美国,例如死刑等方面。中国这几年反腐斗争也可谓严厉,惩处了这样多的贪官,可是一些人仍前赴后继地涌上断头台。这说明,金钱的诱惑力远远超出法律的震慑力,严格的法律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仅有手段,还有司法体制、自由空间、民主思想等问题。美国的司法独立,不受任何政党管束,法官与律师在社会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法律犹如一座固定的电网,使任何人都望而却步。中国的法律犹如活动的渔网,靠人来掌握,渔民将其抛向哪里,哪里的鱼儿就倒霉;抛不到的地方,鱼儿就逍遥法外。深层次的民主思想则表现在人们是否真正将自己视为国家的主人,家园的主人。如果人们真正认为自己已当家作主,就会爱国爱家,自觉自愿地遵守法律,而不是想方设法地钻法律的空子。因为人们在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不会受到他人的监视,做好事还是做坏事,就全靠自觉了,就要靠文化的砝码了。而美国的主流文化则旨在培养人们的民主思想,教育人们自觉遵守法制,维护社会公德,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文化制约。

  4、 机会均等与公平竞争。

  《圣经》里面有许多耶稣反对贪官污吏的言论,美国主流文化反对贪污腐败,崇尚机会均等,给予人们平等机会,依靠个人能力,公平竞争,排斥依靠私人关系,非法手段达到目的等不正之风。人们以依靠个人努力取得的成就为荣耀,依靠父母的纨绔子弟、花花公子反而为人们所不齿。而我们很多人认为美国是个残酷竞争的社会,因此也学着开展你死我活的竞争,犹如拳击场上的比赛,一些人的站起来,常常以一些人的倒下为基础,并以此为荣耀,以为是社会走向文明的标志。而实际上,在我们彼此争斗不休的时候,美国社会已走向双赢,竞争双方开始讲求互惠互利,共同获益。美国社会的竞争,犹如田径场上的比赛,有严明的比赛规则,大家各跑各的线,依靠自己的实力得胜,不得彼此阻碍。

  5、 以饶恕代替惩戒。

  在我们的历史书里,看到的往往是八国联军,鸦片战争等等西方国家的侵略行径。人们的脑海里往往认为西方社会竞争激烈,弱肉强食。的确,西方民族曾是一个非常强悍的民族,可现如今,你如亲身进入美国、欧洲等一些发达国家,就会发现,那里的人们温文尔雅,彼此谦让,女士优先,残疾人优先,儿童优先等等扶弱济贫的现象在社会上已蔚然成风。这使我们想到了马戏团里的狮子,是什么力量使得如此威猛的百兽之王变得如此恭顺?是驯化的力量。人类如同动物一样,都有弱肉强食的本性,而关键在于文化的教化。基督教主张宽容与饶恕,反对报复,反对复仇,人们要彼此谅解,彼此原谅。于是,你会发现,在美国,人们总是相互鼓励,很少有人对你批评或打击报复,孩子犯了错误,父母很少去惩处,总是鼓励其下次改正。正是由于这种文化的包容性,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种族组成最为复杂,文化交融最为密切,但民族关系却最为稳定的国家。这使我们想起了中国社会的一些文人相轻,文章倾轧现象。一些人嫉贤妒能,专以攻击、毁坏他人为能事,动则抓住他人的一些言行失误口诛笔伐,使得人们谨小慎微,彼此防范。在这种文化氛围下,我们永远也产生不了大的思想家,大的哲学家。我们什么时候也能变得彼此宽容一些?

  6、 物质财富与辛勤劳动。

  基督教主流文化不排斥物质需求,并很好地处理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人们心中有主,多行善事便可,用不着戒除七情六欲,因此容易为普通大众所接受。基督教主流文化不仅教人从善,而且促人向上,鼓励人们努力工作,创造财富,开创个人事业,教育老板要做好老板,职员要做好职员。也鼓励人们获得财富要通过勤奋与自律,还要帮助他人。美国是西方社会福利最差的国家,因为不养懒人,鼓励人们辛勤劳动,靠自己的双手收取劳动的果实。

  7、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

  耶稣是为救世人而牺牲自己,向世人展现的是一种献身精神。因此许多基督徒受此精神激励,追求真理,为真理而献身。我们看到很多美国人走进大自然,关进实验室,有的人并不为了什么功利就为某件事情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似乎让人难以理解,似乎觉得有些傻气。然而,也正因其这种探索精神,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的进步,促进了其社会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美国文化喜欢创新,不守旧。这种价值观念体现在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但是,这些并不排斥传统,相反美国的主流文化非常注重传统,尤其是越是中小城市,人们越保守。而我们过去一提美国就是喜新厌旧,于是有些地方学习美国,甚至提出只要创新,不要传统的口号,走向了极端。

  通过了解美国的主流文化,我们会发现,我们过去在学习美国文化之时产生了严重的认识偏差,这种偏差使我们许多人误入歧途,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长期以来人们都在探讨是什么使美国变成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很多人会首先想到他发达的科学技术,以及市场经济体制,而很少人会想到他的文化。可实际上,经济、政治、文化犹如人体的各个器官,是相互协调,相辅相成,不可割裂的。一个社会的进步,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结果。如果一层层地剖析下去,人们就会看到,美国发达的科学技术有赖于其活跃的市场经济体系;其市场经济依靠着其民主政体的维护;美国人之所以选择了民主政体,而没有选择专制政体,取决于其基督教主流文化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和制约。美国社会的发展根源于其市场经济、民主政体与基督教主流文化的三足鼎立。美国社会的物质文明何以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必有其精神文明的因素在内。美国虽然是一个各种民族聚居,各种文化并存的大熔炉,但是也有规定其社会发展方向的主流文化,即以道德建设为核心的基督教文化,这种主流文化所繁衍出来的精神信仰、价值观念、社会关系等等,无形中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规定着社会的发展方向。其直接的作用就是保持了社会的祥和稳定,间接的作用乃促进了经济建设的发展,这才是美国社会成功的深层次根源。

  二、 全面认识美国文化。

  是否认识了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就可以对美国社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了呢?并非如此。要想对美国社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还需对美国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美国文化具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将更有利于认识美国的主流文化。

  1、分请美国社会的主文化与亚文化。

  任何社会都有主文化与亚文化之分,主文化是统治阶层和主流社会所倡导的文化,代表了社会的主要发展方向。亚文化则是主流文化的对立与统一。就像中国古代哲学所说的,世界万事万物都由阴阳两方面组成。社会的主文化与亚文化也是社会文化的阴阳两个方面,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因此说主文化仅仅是一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代表了社会的一个侧面,而不能代表一个社会的全部。只有对一个社会的主文化与亚文化作全面地分析与了解,才会对那个社会有正确、全面的认识。中国历史上主文化宣扬禁欲主义,可《红楼梦》、《西厢记》等民间小说却把人间情欲刻画得如歌如诉。美国的基督教主文化讲究生活严谨,亚文化则讲究生活放纵。亚文化同样会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有时甚至会形成社会的主流。

  当然,美国的主流文化也不是尽善尽美的,也有一些欠缺的地方。例如美国的法律制度有公正与不公正两个则面。公正面在于给当事人以充分说话的权利,给判案人以责任的监督。不公正之面在于过于依赖律师的辩护水平。有时候打官司,不是看案子本身情况怎样,而是比赛律师办案水平的高低。有的案子明显知道被告是罪犯,却由于律师高超的技巧而无法定罪;有的人明显冤屈,却由于没有律师引导,误入圈套而丧失权利。因此有钱人能花大钱请好律师,于是某些案子可以化大为小,化小为无。没钱人请不起好律师,就有可能有理说不出,眼睁睁地含冤败诉,金钱在这里起着重要作用。美国也没有绝对的民主与自由,其社会也存在许多阴暗面,以及其对内与对外两种标准等等。这些不足之处也是我们要引以为鉴的。

  2、不同的人在承继文化的过程中会根据自身利益对文化有不同的修正。

  一些人在谈论美国文化时会列举出许多美国社会的阴暗面,由此否定美国社会的主流文化。但是,当你通读完《圣经》,对基督教文化有所了解后,你就会发现,这些阴暗现象都是《圣经》中所反对的,《圣经》反对离婚,反对淫乱。一部《圣经》,历经千百年沧桑,之所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就是因为其宣扬的是人间道义和博爱。在历史上,西方国家发生过许多战争,一些战争甚至是打着基督教的名义去干的,可是《圣经》中却是反对战争与仇杀,基督甚至用自己的鲜血来制止战争,拯救人类。

  文化是由人来承继与宣扬的,人有很强的维护自身利益的本能,当利益与文化发生冲突之时,人们往往会选择利益优先,甚至篡改文化,打着文化的旗号去干维护自身利益的勾当,致使文化蒙羞。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文化一直作为主流文化为国家所宣扬,儒家文化劝戒统治者要施仁政,讲求官员要勤政爱民,可是许多贪官污吏一方面大力倡导儒家文化,一方面又欺压百姓。是文化的错误吗?非也。是人在满足自身利益的时候对文化进行了修正。人们可以打着上帝的旗号去做任何事情,因此文化如果掌握在善良人的手中,对国家和人民是一种福音;如果掌握在邪恶人的手中,就会出现拉大旗做虎皮的现象。

  3、避免以本民族的思维方式评判他民族的文化标准。

  文化具有很强的民族性,中国文化讲求尊重老人,长者为先;西方文化则讲究尊重妇女,女士与儿童优先。西放人以食牛肉为主,而牛在印度却被视为圣物。各民族的文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本民族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是非标准。不仅民族与民族之间如此,同一民族内部也同样会有很大的文化差异,例如在商品经济发达的城市人们很注重时间观念,但你到了偏远的乡村,也要求那里的农民开会准时,恐怕就要处处碰钉子了。因此在考虑它民族文化之时,要避免一种惯性思维,一切从本民族的价值观念去考虑问题,凡是符合本民族利益的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要避免形成种族主义偏见。

  4、同一文化内部具有良莠之分和良莠不分的现象。

  很多时候我们倡导要区分良莠,可是现实生活中很多现象又是良莠混杂,难以区分的。文化中有精华与糟粕之分,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就像麦田里的麦苗与杂草,盘根错节,相互缠绕,对于杂草,你很难连根拔起,那样会连麦苗一同拔除,你只能从茎叶上下功夫。因此谈论文化,实在是一个过于宽广的话题,很多现象都不可能一概而论。

  看待一个民族的文化,有时就像画家去画一湖春水,湖面上是春波荡漾,湖底却是淤泥丑陋,两者又是那样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就看你要画哪方面了。如果你只画水中的鱼儿,就会让人觉得春光无限好;如果你只画湖底的淤泥,就会让人觉得龌龊难闻。在这里,画家的主观意识和出发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看待一个民族的文化,不可人云亦云,必须亲身去体验,必须看大多数人所言,必须多问几个为什么。

  5、美国是一个多民族文化共存的国家。

  在世界上,要对一个国家的文化作一总体上的判断,最难的恐怕就是美国了。美国是一个各种不同民族、人种集聚,各种不同文化兼容并蓄的大熔炉,世界上各种不同文化几乎在这里都有展示,你很难说孰优孰劣。从人口组成上看,美国现有人口约2.71亿人,来自世界上155个民族,其中以欧洲移民后裔为主体的白人占83%,黑人占12%,亚裔人口占3%,讲西班牙语的墨西哥人占5.4%,当地土著印地安人只占一小部分。在83%的白人中,又分为英、法、德、意等各个不同国家的人。在12%的黑人中,又分为南非、北非等各个国家的人种。在3%的亚裔人口中,华人有160多万,以中国、印度、韩国、日本等国人占多数,其他各个国家的人都有,其中中国人不到1%。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除了土著的印第安人,其他人全是从其他国家迁移来的,只是时间早晚不同而已。就是土著的印第安人,最早也是从亚洲大陆迁移过去的。在美国的大街小巷中,各种肤色,什么样的人都有;公司、学校、政府机关等各个单位中也是不同民族的人齐聚一堂,无所谓美国人与外国人。有时你见到一个白人,一聊天,他却是个外国人;你见到一个黑人或黄种人,一谈话,他却是一位地道的美国人。在美国,中华文化同样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在华人社区,在唐人街,仍然是以中华文化为主要文化,华人依然遵循中国传统和习俗。尤其值得认识的是,美国是一个商品经济和商业文化极其发达的国家,商业文化对美国社会的影响力也至关重要。因此,任何人都很难对美国文化有一个精确、统一的概论。你要想说美国文化如何如何,其他人很快就会找出一些特例来否定你。看过《星球大战》的人都会很奇怪,美国人怎么设计出了那样多奇形怪状的人来,而且大家还在一起和睦共处。这一点,正好体现了美国文化包容万象的特征。

  6、文化具有双重性。

  文化具有双重性,即对外的竞争性、排他性,与对内的亲和性。对内的亲和性表现为一种自然发展轨迹,对外的竞争性则更多表现为政府行为,国家利益等政治性。在探讨美国的主流文化时,很多人强调美国文化对外的侵略性,而忽视其对内的亲和性。可是,当你亲身生活在美国一段时间,就会发现,美国文化对于其本国人民的亲善程度,几乎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这也是很多人身在国外喊“打倒美帝国主义”;可一身在美国,就不愿意离去的原因之一。

  美国文化的双重性不仅表现在对内对外方面,也表现在其各个方面。在纽约、洛杉矶等一些大城市,翻开报纸、杂志,可以看到一些色情广告,也有一些如脱衣舞厅、色情电影院、红灯区等色情场所。打开电视,夜里12点以后,也有一些色情镜头供人观赏。这一切,都给人们造成这样一种印象,美国是一个性解放,性泛滥的社会。但是,人们又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美国总统却不能有自己的情人,美国总统找个异性玩玩却要掀起这样大的轩然大波。当我们亲身接触美国社会,终于发现,美国是一个既开放,又保守的国家。美国人很开放,性在美国人眼里乃是人之天性,并不神秘,双方只要喜悦,相拥在一起并没有那么多的羞涩。但美国又是个以基督教文化为主体的国家,美国大部分人信上帝,教徒的生活还是非常严肃的。在一些保守地区,作风严谨的人还是受到社会的尊敬的。美国人敢于爱,敢于接受爱,结婚前可以变换不同的性伴侣,但结婚后还是讲究忠于自己的伴侣和热爱自己的家庭的。美国的婚姻观与中国有所不同,中国人传统观念注重婚姻的责任,讲究白头偕老;而美国人讲究双方的感情,感情好则聚,感情破裂便分手,不会虚伪地死守感情已破裂的婚姻。美国人在经历了六、七十年代的“性解放”运动之后,痛定思痛,如今又开始重视家庭,强调忠贞。大部分美国人还是羡慕那些良好的家庭关系,和美的婚姻伴侣,因此,对于从政的官员来讲,要想建立良好的公众形象,还是要注意自己的婚姻生活的。

  美国社会就像一个自由市场,只要你不卖鸦片,你摆什么摊位都可以,没人去管你。顾客也是,你逛什么摊位都行,全在你的自由。美国的自由女神,就是美国的象征。但是,大部分顾客还是自觉自愿地常去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主流摊位,只是有人偶尔去那些奇异的摊位偿偿鲜而已。

  美国是一个充满悖论的国家,康德哲学中的二律背反在美国足以得到验证。在美国,一方面是经济的繁荣、富强,一方面又可见乞丐在沿街乞讨;一方面是人们浓厚的家庭观念和对妻子儿女的热爱,一方面又是50%左右的离婚率;一方面是基督徒高雅、严肃的主流文化,一方面又是《花花公子》等性文化书刊的几百万发行量;一方面是各种不同文化的和谐、共处,一方面又是各种不同思想的矛盾冲突。人们一方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一方面又谨小慎微。世界上最美的事物和最丑的事物都集中到了这里,大家却都能和平共处。美国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统一体,美国最大的成功就在于她能把这样一个矛盾、繁杂的世界调理得这样祥和、向上。

  三、为什么要学习美国的主流文化?

  在中国,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政治体制对于社会发展形成了一种桎梏;可是,当人们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时候,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我们为什么不能接受一种民主政治?因为我们很多人已习惯于传统文化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念,集中统一的传统思想已在一些人的脑海里根深蒂固。并且特权思想、既得利益等都严重地腐蚀着人们的灵魂。我们传统的宗教观是天人合一,领袖人物常常作为神的化身受到世人的膜拜,加上缺乏权力制约,因此人的权力、地位上升到一定阶段就不能自制,就开始腐败,人就会将自己看作是神而为所欲为。于是,领袖相信斗争哲学,群众就会为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赴汤蹈火。官员超越法规权限,名人不可一世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更让人们触目惊心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社会风气却出现了逆转,我们没有学习西方好的,尽学了一些坏的。如今,古代的,现代的一切道德标准都已模糊,而政府倡导的精神文明、思想政治工作等又已使人们产生逆反心理,被视为空洞的政治说教。于是很多人变成了精神上的迷途羔羊,有的甚至将金钱视为了新的精神信仰,为了钱财作出一些离经叛道的事情。这就难怪人们叹惜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了。面对当今中国社会,人们最为忧患的已不是经济不发达,社会不进步,而是层出不穷的贪污腐败,道德沦丧等犯罪行为,以及贫富差距加大,民怨加剧等等严重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如任其发展下去,将会对社会危害无穷。

  中国的社会风气与人们的伦理道德能否好转?这一切,都强烈地呼唤着中国文化的重建。中国政治体制的改革,也有待于民主与法制的建设。要走向民主与法制,首先需要我们在思想观念上来一次更新,从思想深处对民主与法制进行认同与接受。因此我们应借助西方文化中的民主、平等、自由思想,对我们传统的等级观念,皇权观念来一次冲击。我们喊过了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口号,走过了学习西方市场经济体制的道路,如今为什么不能学习西方社会的主流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世界大同、地球村等思想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当今社会,闭关锁国的思想已变得如此腐朽,人们所争论的已不再是该不该开放国门的问题,而是该向发达国家学习什么的问题。

  面对目前中国社会出现的腐败现象,许多人把它归结为受西方社会的影响,是学习西方文化的结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应该说,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是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这样一种善良的愿望。

  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本能的热爱,和抵御外来文化的侵略的愿望可以理解,但是其结果却事与愿违。我们知道,人类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我们常说“从孩子身上可以看到其父母的影子”,就是因为孩子对父母的模仿。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一种文化的熏陶,也是文化的模仿。如果一个人心中的偶像是抽烟喝酒的,他也会学着去做,并认为这是一种赶时髦、有风度;如果一个人心中的英雄是动辄发火骂人的,那么他也会变得脏话连篇,并认为这是一种豪爽、潇洒。西方的经济、科学、文化是一个连骨带肉的鸡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们在学习西方经济与科学的同时,不可能不模仿其文化,如果我们把西方文化描绘成了一个腐败堕落的文化,就必然会使人们在认识上产生一种偏差,并进而仿之。

  第二,是对西方文化的一种误解。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中、西之间的许多文化现象是相互难以理解的。例如“个人主义”,中、英文的翻译、解释就有很大的不同。中国人的“面子”、“关系学”等,英文中甚至没有一个确切的词能够完整地翻译其原意。大部分中国人了解西方社会,都是通过新闻报道或者来过西方的人的介绍。所谓新闻报道,是一种典型性重大事务的报道。正因为是很少发生的事情,才具有新奇性,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如果是社会上经常发生的事务,就不成为新闻了。如果一件事是社会普遍存在的,人们还会报道吗?例如,你在马路上问路,每次都会得到人们的热情帮助,你还会认为这是新闻吗?因此,新闻只是代表社会的一个特殊方面,有时甚至是社会的反面,人们不能通过新闻报道来了解一个社会。很多人来美国旅游,大部分人都只去纽约、拉斯韦加斯、洛杉矶等大城市。了解美国的人都知道,美国的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社会风气有着很大的差异,就以交通而言,中小城市都很文明礼让,而在纽约却抢道、超车。而美国大部分人生活在中小城市,这些大部分的中小城市,代表了美国社会的主体。

  第三,是将西方文化说得很糟,以引起人们借鉴,不重走其老路。

  应该说,人们的借鉴力是靠理智去支配的,理智的支配力是有限的;而文化模仿力是潜移默化的,是靠感情去控制的,情感的控制力是强大的,人们在很多情况下是感情战胜理智的。所谓前车之鉴要引以为鉴,可在前人翻过车的地方,后人的车仍一辆辆地翻在那里。媳妇饱受婆婆的压迫,照理说应由此感悟,今后善待自己的媳妇。可是,媳妇一旦熬成婆之后,又反过来欺压自己的媳妇。这就是文化的模仿力,一种权利欲。因此把西方文化说得很糟,不会使人们引以为鉴,反而会使人们去效仿。

  第四,是一种责任的开脱,并以次显得我们比别人好。

  这些年来,社会上有钟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风气就会变坏,这是一种自然现象。这样一来,人们就无法埋怨政策上的失误了。事情果真是这样吗?远的不看,就看近的亚洲四小龙,在其经济发展史上,曾普遍存在过官场腐败、制假贩假等这样严重的社会不良现象吗?因此当人们责任得到开脱的同时,是使更多人误认为社会腐败是一种必然性,认为发达国家都那样,我们也会那样,因而放弃文化建设。

  无论是出于以上何种原因,这种文化上的盲目排外都是不可取的。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教导人们“三人行必有吾师”,要不断地去学习他人的长处,这样才能有所进步。就好比有两个孩子,一个孩子非常谦虚,总觉得自己有很多不足,一听说谁有什么好的地方,就马上以开阔的胸怀去学习,另一个孩子总觉得别人不如自己,自己比别人强,父母一夸赞别人的孩子,心里马上就抵制,说:“他有什么好的?比我差远了。”我们说,哪个孩子会进步更快?人们肯定会肯定前者。其实,小到个人,大到民族都是这样。我们很多人总爱争论中西文化孰优孰劣,而美国人很少与人争论高下。美国文化精神是,不管是谁的文化,只要有用于我,我都吸纳;只要是文化精髓,我都要学习。

  自然界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不同物种的嫁接,往往能产生更优良的物质,果树嫁接如此,牲畜杂交如此,从植物、生物到人类文化,无不如此。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或地区是学习西方文化的典范,也是保守本国家或本地区文化的典范,其文化交流的结果是带来社会经济的发达。美国是各种文化最为交融的国家,被人们形容为色拉吧,其文化交融的结果更不用多说。中国从清代至今,经历过许多次闭关锁国与开放国门的斗争,历史证明,凡是开放国门之时,国力就盛,凡是锁国之后,国力则衰。沿海开放地区比内地闭塞地区更先进;文化交流越是频繁的地区,越是能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

  自然界、社会是这样,人也是这样。人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交流落实到具体就是人的请进来,走出去。中国几代留学生均成为中国各个建设时期的骨干已是事实。一个熟谙传统文化的人,再经过西方文化的熏陶,常变得更加出类拔萃;许多由农村走入城市的人,常常比在城市中土生土长的人进步更快;走南闯北经常变换环境的人也常常比足不出户死守一地的人智力优胜。正是“树挪死,人挪活”,“流水不腐”,人才的交流,可以激发人的活力和创造力。过去,很多人担心文化交流会受外来文化的侵略,害怕大量留学生不归会造成人才流失。可事实证明,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传入,随着一批又一批留学生移居海外,中国没有衰败,反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发展更快。这是一种江河效应。世界上有无数条江河,百川归一入大海,有人曾担心江河这样日夜不停地流向大海会使大地枯竭,也有人担心海水会被淡化成淡水。可千万年过去了,江河之水仍在流,可大地没有枯竭,反而更加肥沃;海水也没被淡化,依然在吸纳百川。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也常常在社会中得到验证,失于此而偿于彼,不失于此也必无偿于彼。世界是运动的,从自然界到社会到人,一切皆以交流而兴,以静止而衰。没有交流的社会是没有活力的惰性的社会。

  美国是一个以具有基督教信仰的中产阶级为中坚力量的社会,就像美国人为之狂热的橄榄球一样,中间大,两头小。也就是说,巨富和特别贫穷的人少,有信仰、有知识、又有财富的知识分子居多。极左极右的人少,不偏不倚的人多。而中国缺少的就是这样一个砥柱中流的中产阶层,中国目前是一个两极分化的哑铃形的社会结构。因此,中国应当考虑的是,让一大批有知识的人富起来,使高尚的知识与雄厚的经济基础相结合,让知识分子尽早成为稳定社会的中坚力量。

  四、应该学习什么样的美国主流文化。

  首先,我们应该将伦理道德的建设作为文化发展的核心来抓。

  过去,很多人认为封建的伦理道德是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精神枷锁,于是连同孩子与脏水一同泼了出去,将伦理道德都打上了精神束缚的印记。很多人认为西方社会的强大在于其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于是一味地狠抓经济,而忽视伦理道德的培养。可当人们来到美国,却发现美国的基督教主流文化正是强调人的伦理道德。在基督教主流文化影响下,孩子从小得到的教育就是要诚实正直,乐于助人,要尊重妇女,遵守社会公德。在美国人们会发现,公共场合往往比较文生,公共财物很少有人去破坏。不注重公共道德的人,常常会受到他人的制止,为他人所篾视。人们无论自身情况怎样,都要维护公共文生,爱护公共财物,保护好公共环境。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比较:在西方是“个人的事情个人管,大家的事情大家管”,在东方则是“个人的事情大家管,大家的事情没人管”。意思是在西方,个人之间要相互尊重隐私,个人做个人的事情,不干涉他人的事情;遇有集体的事情,则大家会一起去干,遵守社会公德。在东方,是个人的衣食住行等各种事情大家都会来管,而公共场合的事情却没人管了,一栋楼内,各自的小家都很干净,可走廊上,楼前楼后的文生却脏乱差。我们的确很需要公共道德的培养。基督教主流文化中存在着大量的伦理道德规范。伦理道德乃是社会文明的基石,其不仅形成社会规范,而且形成共同信仰,一个没有道德规范的社会,将会成为洪水猛兽,产生极大的破坏力。

  第二,应开放宗教。

  优良的伦理道德不是凭空塑造的,而是基于一种自觉自愿的内心深处一种原动力,这种原动力就是宗教信仰。实际上,宗教信仰如同人的七情六欲,也是人的一种本能的需求。宗教并非迷信,孙中山、蒋介石、孔祥熙等许多著名历史人物都曾是虔诚的基督徒。每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会选择一种信仰,信仰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是宗教国家,有各种不同的宗教信仰,如上帝、神仙、祖先、领袖、魔鬼、主义、自我、斗争、金钱等等,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世界上的大部分宗教都选择了信仰上帝。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释、道为基础,人们以儒、释、道思想规范自己的行为也是一种信仰。文革时期人们信仰领袖,把领袖作为神的化身来顶礼膜拜也是一种信仰。没有信仰的民族是一个堕落的民族,具有极端信仰的民族是一个危险的民族,只有追求爱,追求真善美的宗教信仰才能培养人的优良道德品质,带给人类以光明;邪恶的宗教信仰只能使人变得道德败坏,将人类引向黑暗。我们今天重建中国文化,首先也应该把着力点放在伦理道德的建设上。我们不仅要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的优良成分发扬光大,而且要开放宗教,学习基督教主流文化中积极的价值观念,优良的伦理道德。

  第三,我们还应学习美国文化中严明的民主与法律制度。

  回顾历史,在古代,中国文化曾比西方文化更丰富,尤其是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令今人也自愧弗如。可是到了近代史,西方文化突然壮大了,如高等数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量子力学、计算机科学等许许多多的学科都产生于西方。而中国社会却没有产生一个像康德、黑格尔那样的大哲学家,像牛顿、爱因斯坦那样的大科学家,我们的许多学科都纷纷引进西方,原因何在?看一下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清朝的文字狱,以致文革时期的将知识分子打翻在地,并踏上一只脚,就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线索,是封建的皇权统治在对中国的文化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扼杀。在中国的历史上,基本上是政权决定论,政权决定一切。人们有了权力就有了一切,于是为了争夺权力不惜一切手段。而权力斗争的核心在于个人利益,或者集团利益。于是人们为了争当皇帝,不惜杀亲灭友,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并将百姓生命作为牺牲品。一旦当上皇帝之后,为了政权的稳固,又往往采取愚民政策,将有知识、有见解的人从思想上禁锢,从肉体上消灭。由于没有民主与法制的制约,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绝对的腐败必然导致绝对的灭亡,中国的各朝各代都在这一恶性循环圈内往复循环。

  我们不是否定政权统治,没有政权统治的国家将会是诸侯纷争,动乱不止。我们也不是否定历史,历史的发展就像一座天平,平衡是暂时的、偶然的,不平衡则是长久的、必然的。你想方设法将天平两边的砝码摆平,可一有风吹草动,天平又会倾斜,这是规律。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人类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奴隶社会很残酷,但对于原始社会却是一个进步;封建社会很黑暗,但对于奴隶社会却是一个飞跃,真理总是相对的。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文化大发展,可却是诸侯争霸,战乱不休。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使中国有了长城,使中国从此作为世界大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但伴随而来的却是焚书坑儒,专制集权。在中国历史上,这似乎是一种利弊共存的鱼翅与熊掌不可兼得。然而,我们给历史以公平的评价并不是要掩饰今朝,因为时代已不同,时至今日,美国两百多年的成功经验已向世人告知,健全的民主与法律制度是对绝对权力的一种制约和平衡,是使社会走出兴衰怪圈的一剂良药。我们没有理由强调我们的国情不同而讳疾忌医,健全的民主与法律制度我们应该正视,应该承认,更应该学习。

  第四,培养政府官员的勤政爱民思想。

  在美国,由于有舆论监督,有法律保护,有民主选举,官场腐败受到了极大的制约。每届政府都力图改善百姓的生活,以博得百姓的拥戴,提高自己的声誉,从而得到更多的选票。孩子从小学到高中,不用交一分钱学费,外国人也一视同仁。许多城镇上的图书馆、运动场都免费开放。生活困难的人可以得到救济。等等各种福利政策都在尽力为百姓创造安居乐业的环境。实际上,中国儒家文化自古就讲究勤政爱民,我们也应当将这种勤政爱民,为百姓服务的思想落到实处。

  第五,学习基督教主流文化中的博爱与宽容。

  基督教宣扬爱人,爱所有人,甚至爱我们的敌人,因此很多基督徒都视人人为兄弟姐妹,很容易将他人视为自己人。美国每年从其他国家移入大量移民,有白人、黑人、黄种人,什么样的人都有,各个民族之间能够和谐相处,就是出于这样一种博爱与宽容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也宣扬“四海之内皆兄弟”,佛道也讲究慈悲为怀。可是,文化大革命之后,人与人之间的爱减少了,仇恨心理增加了,人们仇恨旧社会、仇恨阶级敌人、仇恨帝国主义、仇恨一切凡是敌人所拥护的。于是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打击报复,彼此防范,社会上弥漫着种种仇恨与报复情绪,这一切文化大革命所带来的恶果,都有待于铲除。我们学习基督教主流文化,就是要学习这种博爱与宽容精神,少一些仇恨与刻薄。

  尤其值得学习的是,美国社会的女士优先,对妇女的尊重和爱护。这是一种男人的美德,值得广泛地宣扬和学习。传言孙中山先生当年有人问及他最喜爱的东西是什么时,他曾坦率地表示是书本和女人。我们愿为女士优先而鸣锣开道,男人是山,女人是水,这世界因为有女人而变得柔情似水;男人是叶,女人是花朵,这世界因为有女人而变得美丽迷人,男子汉们理应把关爱女人,卫护女人视为自己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充满爱的世界才是最美好的世界。

  五、处理好学习西方主流文化与保持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学习西方文化会不会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巨大的冲击?这是很多人所担心的问题。也是两派学者争论的焦点。长期以来,主张维护中国的传统文化者,与主张学习西方文化者争论不休。而我们认为,保持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学习西方的主流文化犹如一剑双刃,不可偏废。

  为什么要维护中国的传统文化?因为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与其历史发展、地理环境、乃至生理特征、遗传基因等都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世界上各种文化的差异不仅写在人们脸上,而且刻在人们骨子里,是无法抹去的。写在脸上的是其不可改变的肤色,刻在骨子里的是其无法自制的性格特征。正好比什么样的衣服配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文化适合什么样的民族。一位传统的中国人穿上牛仔服,和一位西方人穿上长袍马褂一样,同样是不协调的。要想抛弃传统文化去重新塑造一个民族,犹如去培植一个没有根系的树干,是注定要失败的。欧洲的振兴起源于文艺复兴与工业革命。当时的欧洲没有先进的文化可以学习,而是从传统文化中找回了失落的精华,加以复兴。

  应该看到,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进入人类文明最早。中华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人类文明历史最长。在唐朝等朝代,中国也曾以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展现人类文明最强。在近代史上,中国落后了,这并不说明中华文化衰败了,而是展现了事物发展波浪起伏的一种正常曲线。亚洲四小龙都是承继中华文化的国家或地区,在这些国家或地区,中华文化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其辉煌的创造力。中国大陆这些年经济的飞速发展也证明了一个问题:中国的落后,不是因为文化的落后,而是因为专制集权政治统治的羁绊,只要我们能摆脱这种羁绊,社会发展就一日千里。也不要把亚洲四小龙与中国大陆这些年的发展都归功于学习西方的结果,与美国近在咫尺的南美洲的一些国家早已是全盘西化,可是社会发展却与美国大相径庭。非洲、亚洲的一些国家甚至以英语、法语为母语,一切学习西方,可是至今仍一穷二白。因此说,西方文化不包医百病,亚洲四小龙与中国大陆这些年的发展关键之处还在于其内因。只有大树与大树的嫁接,才能生长出崭新的枝杈;如果自身是小草,何谈与大树嫁接?中华文化是一棵古老的参天大树,自身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只要有一些新陈代谢,注入些新鲜血液,就立刻能焕发青春。所以,中华文化绝对地堪称世界最优秀的文化之一,中华民族也是世界上最有创造力的民族之一。

  但同时也应承认,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在中国的封建时期建立起来的,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封建糟粕,这种糟粕已形成了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种桎梏,应该加以扬弃。五*四运动可以说是对中国封建文化的一种矫枉过正,要矫枉就必须过正,不过正就不能矫枉,这是五*四运动的功劳。可是,文化大革命则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玉石俱焚。近几十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摧残,致使很多人将社会的动荡与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对传统文化产生了疑虑。实际上,我们这些年所面对的文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文化。五、六十年代,中国社会是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苏联文化为主导。文化大革命则是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予以全盘否定,彻底背叛,代之以阶级斗争、专制极权为核心的现代封建主义文化,也可以说是一次封建主义的回光返照,集大成,和最高阶段。为什么说文化大革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背叛?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仁义礼智信,而文化大革命则讲求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子孙不孝,朋友不义,甚至以叛逆为正义,以阴谋为智慧,以斗争为竞争,以盲目崇拜,背信弃义为历史潮流。整个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颠倒。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巨大灾难是难以弥补的。而改革开放的历史功绩就在于在最危难的时刻挽救了中国。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救中国于危难,我们可以想象中国今天的处境将会陷于何等黑暗。然而,文革的烙印毕竟已深深地印在了这一代人的心中。由于文化大革命停办大学,打倒了知识分子,改文化知识教育为专制政治教育,把中国变成了一个文盲大国,许多人已由信奉孔孟之道变成信仰斗争哲学。当改革开放,使人们有机会睁眼看世界的时候,很多人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迷茫了。就像有修养的人看电影吸取的是电影中的知识,而文盲、好斗的孩子看电影往往最先学到的是骂人、打斗行为一样。这些年许多人比对西方文化,只看到西方人的富有,认为西方社会是金钱社会,于是进而学之,又以金钱为信仰,这种金钱信仰导致了社会腐败愈演愈烈,社会文化也随之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震荡。可以说,我们当前所面对的文化,是一种现代斗争哲学、当代金钱迷信、部分传统文化和部分西方文化的混合体。

  面对伤痕累累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感到,对待一种文化的批判,应建立在对于该种文化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很多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是建立在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无所知的基础之上的,全然是一种赶时髦,随大流。中华文化五千年源远流长,其中更多的是人类思想的精华,是需要我们加以继承的。因此,我们今天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传统文化,把被文革颠倒了的历史再颠倒过来,复兴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精华。例如,很多人认为西方发达国家讲究信用,其实,中国自古就宣扬仁义礼智信,这“信”就是做人要讲信用,如此美好的传统美德,难道不应该发扬光大吗?中国文化讲究孝道,尊重老人,爱家庭,爱孩子,这样美好的人际关系,难道应该抛弃吗?在中国,儒教、佛教、道教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文化,对于协调社会的人际关系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回顾历史,在中国许多朝代,如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建国初期,都曾出现过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太平盛世景象。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我们应以此为豪,将其发扬光大。这些年,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挽救中国的传统文化。真该到了挽救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了。

  我们不仅要开展中国文化的文艺复兴,还要从西方文化中取它山之石。一些人担心学习西方文化,会不会使本民族的文化受到冲击。有亚洲四小龙引以为鉴,人们大可放开眼界。亚洲四小龙可谓是全面地开放国门,学习西方文化的典范,可是,亚洲四小龙又是保持传统文化最为成功的楷模。香港、新加坡、台湾等全盘西化了的国家或地区,儒家文化反而比中国大陆保守得更为严密就说明了这一点。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犹如两个不同球体的碰撞,碰撞愈激烈,反弹便愈大;学习他人的东西越多,自己的东西也越多,二者相长,这也是一种文化交流上的悖论。要相信自己民族机体的消化功能和民族文化的免疫力。向外界敞开大门,堂堂正正走进来的往往有君子,也有小人;筑起高台,爬进来的往往就都是小人了。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分层次的,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往往因其深沉而稳坐于文化的基层,不易被他人所发掘;糟粕部分因其轻浮而位于文化的表层,并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就像一锅鸡汤,精华的鸡肉因其沉重而位于锅底,高脂肪的鸡油由于轻浮而漂于表面。亚洲四小龙引进的是鸡肉。虽然鸡油也随之一同流入,但由于本民族文化具有顽强的鉴别力,他们在全面认识了西方文化之后,通过自己的消化器官加以消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学到了他人的长处的同时,也激活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嫁接出了自己更为优秀的文化。而害怕西方文化侵略的国家和民族,往往向外界筑起高台,结果挡住的是别人的鸡肉,却撇进来一地鸡油。一些国家表面上抵制西方文化,可西方的快餐店却开满大街小巷,高级轿车,好莱坞明星等充斥百姓生活。许多人不知道什么叫基督教,却知道西方社会的离婚率、性解放,和物质生活享受,了解的尽是西方文化的表层,学习的尽是西方文化中的糟粕。

  目前,一些学者提出中国引进基督教文化,变儒、释、道三教合一为四教合一,以及伊斯兰教、犹太教等更多教合一,是一个好的提法。中国最早只有儒教与道教,佛教于公元1世纪作为一种外来文化由印度传入中国时,曾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激烈碰撞,可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没有变成印度人,而佛教却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尤其是到了宋朝,儒、释、道三教合一,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推向了一个灿烂的高峰。元朝与清朝曾是蒙古人、满族人统治时期,近代史上又是不断遭受列强侵略的时期。可是,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丝毫没有撼动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相反,外来文化不断被中国传统文化所同化,不同文化的交流使中国文化变得更加丰富,更加深邃。如今,我们再接受一个基督教,以及所有其他有利于中国社会发展的他民族宗教和文化,将会使中国文化更现代化,更国际化;将会更有利于中国的体制改革,现代化建设,社会稳定,和风气的好转。美国是一个各种文化汇集的大熔炉,时至今日,美国仍在制定各种政策吸收各国的先进文化,这种文化的汇聚给美国社会带来的利益不言而喻。

  学习他人长处,不等于崇洋媚外,当今世界,文化已无国界,文化乃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佛教产生于印度,却成了中国的主要宗教。基督教产生与西亚,却在欧美广泛流传。事实上,中西文化在许多方面是共通的,如下图所示,同为人类,各种族的文化都有很多彼此交融的地方,这是我们能够相互理解的基础,而差异部分则构成了各个民族的自己的特色。

  

  在对待中美文化交流这个问题上,我们要克服一些片面的倾向,不要认为表扬西方文化就是否定中国文化,保持中国文化就是固步自封,不要坚持一种非左即右的对立观。学习不是替代,学习新知识不等于否定旧知识,就像我们学习物理,是为了增加一门新知识,而不是为了否定我们所学过的数学一样。学习西方文化,是为了丰富我们的文化,而不是否定我们的传统文化。这是很多人容易搞混淆的一个思想误区。中国古代哲学认为世界万物都由阴、阳两面组成,例如上与下、好与坏、正与邪,等等。阴、阳两面既斗争,又不可分离,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我们应从整体的观念去看问题,任何事情都是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二者相互转化,相辅相成。可是,很多人只掌握了矛盾的对立观,却忽视了其统一观,因此在看问题时总是非阴即阳,非好即坏,不是极左就是极右,上下跌宕。要防止这种片面的思维方式。

  实际上,中西文化各有千秋。纵观世界,凡是开放国门,积极学习他人先进事物的国家与民族,都取得了辉煌的进步;凡是闭关自守,固步自封的国家与民族,得到的结果就是都被历史远远抛在了后面,这一点人们已看得非常清楚。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两个大国,中、美两国的友好、合作,将是世界和平的最大福音,而文化交流则是增进彼此友谊的最佳途径。为着中国自身的发展,也为着世界和平,我们更有必要开展更广泛、更深层次的文化交流,以增进彼此的了解,丰富我们的自身文化。

  六、后记。

  决定要写一篇介绍美国主流文化的文章,是在两年前的时候,那时我刚出版了《从东到西看关系》这本书。来美国后的许多切身体验,使我产生了一种冲动,一种震撼,眼前经历的许多人和事都与我过去想象的不同,我想把这些告诉国人。然而随着事移境迁,认识一天天地深入和发展,去年看前年写的稿子觉得很肤浅,今年看去年的稿子又觉得太幼稚,加上忙,于是这篇稿子一直在写写、停停和改改中。我也相信,再过一段时间,我又会觉得这篇稿子太肤浅。

  我觉得,人们对一种新文化的认识要经历几个转变过程,第一过程是新鲜期,当你来到一个全新的地方时,你所注意的往往是与你过去经历所不同的地方;加上初来乍到,与新环境接触不深,看到的往往是表面上的东西,于是你很容易将这些差异性和表面性看作是新文化的全部。但这种第一印象是最重要的,往往会长时间影响你今后的思想。第二过程是深入期,随着你与新的人群交往密切,关系加深,你会发现一些表层以下的东西,许多人会纠正你过去的看法,于是你会对你过去的一些看法进行否定,用辩证的观点分析眼前的事情,从正反两个方面得出结论。第三过程是适应期,随着时间发展,看到的多了,经历的也多了,你开始变得麻木了,新鲜的也不新鲜了,奇怪的也不奇怪了,这时你已融入新的环境,你的有益的地方是已适应了新的生活,不利的地方是许多思维的火花也熄灭了。我不知我现已进入到哪一期,但是我有一种要把最初的感受写下来的愿望,我在研究关系学,我希望中国社会能建立一种彼此友爱,相互关怀的人际关系。来到美国后,我突然发现,我们过去所一直寻找的东西,在美国就有。以下是我刚来美国时的一些经历:

  我初来美国的时候,人生地两生,问路是免不了的,而每次问路,都能得到热情的回应。刚来美国的第一天,我在一间办公室向一位男士打听学校的国际学生办公室在哪,他给我讲了几遍我都没有听懂,我怕他该不耐烦了,于是谢过之后就想离开,可他没有一点急躁的样子,他似乎察觉到我并没有听懂他的意思,于是叫住我,进屋去找了张地图出来,又在上面画了半天,并将地图送给我。我找学校办公室去注册,进错了楼,一位美国人主动上前问我需要什么帮助,我拿出地址让他看,于是他带我下楼,走出院子,一直看到我按他手指的方向进了另一栋楼才返身上楼去。

  有一次我开车去一家饭店参加聚会,在一个加油站向一位小伙子问路,那小伙子让我跟着他的车,把我带到了要去的饭店,我以为他也来这家饭店,可谁知他向我招招手后便开车走了,原来他是专门送我来的。还有一次我们正在车上查地图,一位警察主动过来让我们跟着他的车,一直把我们带到要去的地方。一次我向一位中年男子问路,他一时也搞不清楚,突然看见一辆警车停在一个几十米远的加油站旁,他竟横穿马路跑去问那警察,之后又一溜小跑回来告诉我们。还有一次我开车迷了路,下车向一位妇女问路,那妇女正跟我们比划着,突然一辆高级轿车停了下来,一位中年男子从车窗内递出一张地图来,我接过地图,还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他便一溜烟地开走了,从此我车内便多了一张那位好心的陌生朋友送的地图。在美国开车总是互相礼让,很少抢道,看到行人总是早早把车停下,招手让行人先过。你要并线,后面的车不是把你往外挤,而是减速让你加进来。一次我开车要从辅路进入主路,前面正好一辆车挡在前面,那司机看我要拐进主路,竟将车后退一丈多远,并招手示意我夹进来。在十字路口,经常会看到两个车的司机相互招手,让对方先走的情景。有时遇上堵车,一条路上会派起很长的队,而旁边的一条路却是空的,很少有车借机从旁边的路超车。

  刚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是最需要有人帮助的。在开始的日子里,我们虽人地两生,但遇到了很多热情的美国人和中国人。经常会有一些热心的人帮我们开车办事,接送机场和带我们上街购物,有时周末接去其家做客,等等。我们在这认识了许多美国朋友,我们家楼下原住着一位美国老教授,经常会挂一些水果、食品等在我们的门上。一位美国朋友经常来我们家中免费教英语。这里的很多中国学生都有美国朋友每星期开车带他们去购物或教英语。一次我们往家中抬沙发,一位中年男子二话不说,帮我们把沙发抬到他的车上,帮我们拉到家,又抬上楼。一次我帮朋友搬家具,竟有两位美国小姐上前说:“需要帮助吗?”看着她们那细嫩的小手,我们忙说:“谢谢!不用了”。刚来美国我英语不通,第一次去银行开户,漂亮的银行小姐不但一点不急躁,反而通过比划、手写等方式与我交流,在等候时她怕我着急,写在纸上告诉我中国的一些近况,如中国的运动员得了几块金牌等等。一次去商场购物,我对一位柜台先生说我英语不好,那先生马上说:没关系,我到中国不也一样不懂中文么。一位中国女生告诉我说,她有一天车坏在了路边,这时一位女学生主动过来问她是否要用手机联系家人,于是她便用那女生的手机联系到她丈夫赶来帮忙。在等候的半小时里,竟有七八位学生上前问她是否需要帮助,有位女生怕她等人着急,竟陪她一起聊天,而这些人都与她素不相识。

  不光美国人乐于助人,这里的很多中国学生与学者也都非常乐于助人。同为龙的传人,在一起相互帮助最多的还是中国学生与学者自己。我刚到哥伦布市的第一天,由于还没找好房子,在学校的国际学生办公室,遇到了一位热情漂亮的上海姑娘,不由分说地便帮我打起了电话,联系房子;又遇到两位热情的中国女学生,她们不仅开车去帮我拉行李,还帮我解决了临时住处。有一对年轻夫妇,男的原是北大的高材生,女的是北航的大学生,想不到在北京时近在咫尺不相识,到这来却认识了,小两口义务承担了我儿子的学习辅导任务,儿子的学习在他们的帮助下有了很大提高。

  我总在想,是什么力量使美国社会的精神文明发展到如此地步?过去我知道是美国有一个稳定的中产阶级,可来美国后我发现,是因为美国有大量的基督徒。在美国社会,最为活跃的组织就是教会,国际学生刚来美国,当地教会都会组织教徒接送学生,为学生提供住宿,教新生学英语,等各种活动,还为国际学生提供对口的家庭,专门帮助你解决各种困难。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共同的信仰,造就了一个向上的人群,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社会。因此受着良心的驱使,我想把这些写出来。我在企盼,今后中国的社会风尚也会变得这样美好,中国的人际关系也会变得如此和谐。

  本文写作过程中,以下朋友曾帮助审阅,并提出了很好的修改意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陈国兴,哈佛大学博士后

  李玉衡,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生

  周波,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patrick mcaloon,中文名字裴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生,曾参加中国政府举办的第三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获得一等奖,并被中国政府授予"汉语语言使者"荣誉称号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联系信箱:ahrachin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