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共享 > 学术信息

学术信息

研究资源

教学资源

域外来鸿

评小布什总统关于雅尔塔遗产的修正史观

更新时间  2005-05-14 作者:黄安年

评小布什总统关于雅尔塔遗产的修正史观

黄安年文 发表:学术交流网/美国问题研究/2005年5月14日首发

小布什总统不久前应邀参加了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并拜访了拉脱维亚及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格鲁吉亚。在此期间,他就60年前的雅尔塔协议发表惊人之语,质疑起雅尔塔协议来,认为苏联不应控制中欧和东欧地区,而罗斯福总统则也应对当时划分势力范围负责。

5月7日,小布什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演讲时称前苏联在战后对中欧和东欧的占领,是“历史上最严重的错误之一”。斯大林、美国总统罗斯福以及英国首相丘吉尔在1945年缔结的雅尔塔协议延续了“慕尼黑协议和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议定书的不公正传统”。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5月8日发表文章说,布什“检讨东欧的二战遗产”,“谴责了苏联在二战后对东欧的镇压,但他承认美国也要对欧洲分裂成武装阵营负部分责任,并发誓决不再用自由来换取稳定”。文章说,“布什将该地区反对纳粹和共产党暴政的斗争和他自己促使中东走向民主的运动联系起来”。 布什称雅尔塔会议是美国判断失误的例证,说美国现领导人不会再重犯此类错误。他说,“只有在苏联1991年解体和波罗的海国家赢得独立后,雅尔塔会议的遗产才最终彻底掩埋掉。”(引自参编2005年05月10日)

如果说雅尔塔秘密协定是美国和苏联两强划分战后势力范围强权政治的产物,这种批评显然是正确的,然而这也是世界法西斯战争力量对比和美苏双方妥协的产物,面对德、日、意法西斯集团妄图侵占全世界的狂妄野心,无论是美国、英国还是苏联都无力单独战争集团的侵略扩张。小布什总统的不妥协主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事实上是根本行不通的,也反映了小布什总统对于60年前的历史知识的无知。

小布什总统不是出于维护小国权益谴责苏联将东欧和中欧划归自己的势力范围的考虑,而是出于美国当时没有坚持独霸世界的战后秩序,因而小布什总统关于雅尔塔遗产的修正史观实际上是一种单边霸权主义的历史观。在雅尔塔体系已经瓦解了十、四五年的今天,小布什总统鼓吹波罗的海延安国家和前苏联结盟共和国完全摆脱俄罗斯的控制,获得“自由”和“民主”,反映了小布什总统的后“冷战”心态和单边独霸世界情结。

根据国际条约集(1945-1947),美苏英三国雅尔塔秘密协定(1945年2月11日)全文如下: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其条件为:

(一)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

(二)由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权益须予恢复,即:

1.库页岛南部及附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

2.大连商业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

3.对担任通往大连之出路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

(三)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经谅解,有关外蒙古及上述港口铁路的协定尚须征得蒋介石委员长的同意。根据斯大林元帅的提议,美总统将采取步骤以取得该项同意。

三、强领袖同意,苏联之此项要求须在击败日本后毫无问题地予以实现。

苏联本身表示准备和中国国民政府签定一项苏中友好同盟协定,俾以其武力协助中国达成自日本枷锁下解放中国之目的。

 

从美苏英三国雅尔塔秘密协定的内容不难看出:“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发展的产物。它集中体现了在国际关系中主要矛盾方面的重大变化: 英、法、德、日、意等国退居二线, 美、苏走上了前台。一方面美国走上了全球扩张的霸权主义道路,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苏联的力量壮大, 影响扩大, 与此同时, 苏联膨胀了老沙皇扩张主义的图谋。” “雅尔塔体制以有利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开始, 不利于苏东国家而结束, 它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人们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教训和启示。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因为乞求西方国家改变对社会主义的敌对态度和和平演变策略是不可能的; 指望西方国家在危机中垮台或在失误中自我削弱也只是一厢情愿的事。没有什么救世主, 不要夸大外来说, 从自己方面找原因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见拙文:《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和雅尔塔体制的兴衰》,《历史教学》1995年第6期)。

小布什关于美国应当独享雅尔塔秘密协定的主张虽然在60年前不合时宜,但是在60年后,小布什总统的这番谈话意味着美国和俄罗斯之间在对东欧和中欧地区控制权的争斗还将继续下去,小布什总统的控制和独霸东欧、中欧的图谋,在前不久俄罗斯、拉脱维亚及格鲁吉亚之行的言谈中已经暴露无遗。对此,我们应当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联系信箱:ahrachin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