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共享 > 学术信息

学术信息

研究资源

教学资源

域外来鸿

从2005年中国美国史研究会苏州年会说开去

更新时间  2005-10-27 作者:黄安年

从2005年中国美国史研究会苏州年会说开去

黄安年文 发表:学术交流网/美国史研究会/2005年10月26日首发

自1979年12月6日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一届年会在武汉举行,到2005年10月20-22日苏州年会的顺利举行,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已经举办了11届年会。其间历经了1980年烟台年会、1982年苏州年会、1984年成都年会、1986年兰州年会、1990年开封和郑州年会、1993年威海年会、1996年长春年会、1999年南京年会、2002年西安年会。在这11届年会中,就与会人数来说是最多的一届,来自全国高校和学术团体的12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而就与会成员的结构来说,又是最年轻的一届,除华庆昭顾问和王洪慈老会员外,与会成员中没有一位年龄超过70岁的,中青年学者和博士生、硕士生占大多数,其中来自华东地区的就有29人,来自厦门大学的11人(通讯录名单中与会的共106人)。在这次年会上,理事长李剑鸣作了题为《新世纪美国史研究的挑战与前景》的主旨报告,会议就“20世纪美国史研究与教学的回溯与展望”这个学术主题展开讨论。

新世纪的特点是经济现代化、全球化和网络化,政治民主化和国际关系多极化,思想文化多元化和现代化。我国美国史教学与研究是和改革开放、美中关系正常化、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活动相联的。跨入21世纪的今天,全球目光关注最多的国家一个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强国——美国,另一个是正在崛起中的发展中的大国——中国。“美国热”和“中国热”双“热”交织,既为中国的美国史研究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广阔机遇,也提出了十分严峻的挑战。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美国史研究成绩喜人。首先是取得的学术成果喜人;其次是涌现的学术人材喜人,我们已经有了一支具有相当竞争力、朝气蓬勃、后继有人的美国历史和美国问题的专业化教学和研究队伍,和八、九十年代的年会相比,与会成员中许多已经具有博士学位或者是再读的博士生和硕士生。与此同时,一些有相当学术深度的美国问题论著并非出自美国问题科班专家之手,显示了美国历史和美国问题专业研究的队伍的扩大,开始出现了美国问题专家和“美国热”“票友”,协同研究的新格局;第三,学会工作喜人,在新一代年轻的学术领导核心主持下,学会的年会有了主旨报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采取了多媒体网络技术,显示了与时俱进的革新精神。

新世纪我国的美国史研究面临着严峻挑战,这种挑战,第一来自深入开展传统的美国史研究领域的挑战。客观地说,在我国的美国史研究领域不断开拓的同时,传统的美国史研究单位相对减少,目前以开展传统美国史研究为重点的高校为数很少,而研究院系统的单位几乎没有。

第二,来自美国问题学术网络的挑战,和美国相比,在学术网络的开展上,我们和美国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

第三,来自美国问题传播和研究大众化的挑战。挑战笔者在提交大会的论文《网络时代美国历史研究与普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谈到“在今天,我们了解和研究美国早已不仅仅限于学术层面,无论是学术界、教育界,还是传媒界、经济界、社会各界,谈论的话题往往很难离开美国。在我国,“美”学成了人人谈不尽、道不完的话题,从普通老百姓到政府高官概莫能外,无论是纸质图书报刊、网络数字音响、还是各类新闻媒体,有关美国的资讯,全都遥遥领先于对其他国家的关注。从上到下、从专业层面到普罗大众都十分关注的是,我们所学、所读、所闻、所见、所究、所识、所教、所著、所论的美国,是不是一个真实的美国?我们该怎样了解、认识、研究、教学、传播一个真实的美国?” 我们从事美国问题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者,不仅承担着对于美国问题的深度考察和研究任务,而且同时还担负着向社会各界和媒体大众普及美国问题知识、信息、和多层次多角度多领域认识的使命。

在这次年会上与会代表提交论文91篇(依据秘书处提供的统计数字,但是分发给我的论文不足50份,而论文提要集中共列出79篇,提要外收到论文10篇)。论文内容涉及美国历史、内政、外交、司法、经济、城市、环境、科技和军事、社会生活、思想、文化、以及美国历史教学、研究方法、网络资源等方方面面,从史学史的角度看,新文化史学研究成为年会的一大热点。这一热点既适应了当代发达国家史学流派发展的新趋势,也符合了我国美国问题研究专业化和大众化时代美国热需求在文化普及和研究上的结合点。显然这是一种值得欢迎的发展方向,她改变了美国史研究仅仅局限于美国历史和文献范围的状况,扩大了美国史研究的范围,促进了美国和政治、美国和经济、美国和法学、美国和社会学、美国和文化、美国和教育、美国和环境等跨学科的深度研究。然而这同样也带来了发展中的新问题,即随着研究领域和课题的深入、论文题目的细化,在91篇论文中子目和细目相近的很少,与会学者对于所涉论文内容深度了解或研究不够,难以有共同语言,从而提出了如何组织好交流和讨论,确保讨论和交流效果的新问题,这个问题要求会务的学术组织工作精益求精。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美国历史学会如何把握论文的历史定位,就是说提交美国历史学会的年会论文要有历史感。对于这一点,笔者作为美国历史杂志的中国特约编辑深有所感,在我们向美国历史杂志推荐优秀论文时要求论文需要符合大历史的框架,需要具有历史感,否则尽管论文具有学术性,但是不能算是美国史论文。论文质量和论文交流效果直接关系到年会的学术质量。这次年会的优长在事前印发了《论文提要集》,不足之处在于有些论文并没有包括在内,分组会虽然安排了评论人,但是评论人的事前没有足够的准备时间,评论内容非其所长限于宏观点评,此外没有安排大会学术交流环节。笔者联想到好在这种点评和各种实际利益挂钩,如果在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或者项目申报评审时也遇到这类情况,岂非误事。

发展网络学术是这次年会讨论的另一个热点。我在提交大会的论文中谈到“学术网络化比之传统的纸媒出版物来说是新生事物,尽管目前尚不占重要地位,但是它方兴未艾,有着自身的特有优势。它传播快速和便捷、资讯丰富和共享、贴近作者和读者、经济实惠、便于编辑、富于个性化。学术网络化开始带来了教学和研究的巨大变革,已经赢得了学术界、教育界、文化界、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欢迎,推动了我们的教学和研究由现代化走向信息化、网络化的新阶段。“网媒”和“纸媒”相得益彰,互利互惠。” 并且着重指出“网络媒体更加凸现了群体参与的大众化色彩,凸显了来自民众底层学术的需求,凸显了社会文化生活的丰富内容,这种大众化的参与是提高美国教学和研究质量的深厚基础,也是扩大美国教学和研究队伍的后备力量,并且拓宽了美国问题的研究领域,我们的美国问题专家可以从网络媒体大众化中汲取更多的学术营养,也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大众化为普及美国历史知识做出应有的奉献。”会上南开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多年从事网络研究和教学的罗宣博士提交的论文《机遇与挑战:浅谈网络资源在美国史科研中的应用》、王建华研究员对联合国公共行政和财政网络的介绍、newsbank介绍美国早期和近代时期文献资料网络、笔者的《网络时代美国历史研究与普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学术交流网、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网站等引起与会学术极大兴趣,显示开展学术网络研究已经成为中国美国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与会学者认同“学术网络政治化的干扰、学术网络商业化的诱惑、学术网络行政化的误导、学术网络本位化的限制”现象妨碍学术网络的发展,主张尽快将学术网络成果纳入科研成果“量化”指标体系。

学会是凝聚中国美国史研究者的共同家园,在这个共同家园里老中青集聚一堂切磋学术,其乐融融。中青年会员始终时学会的生气勃勃活立所在,已经退休的老会员始终关注学会的建设和发展,学会的创始人和奠基者都已经九十上下的高龄,人们有理由期望老一代中国美国史学者所开创的学会工作一届比一届做得更好。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已经走过了1/4世纪,并且迎来了继往开来的新局面。从黄绍湘、刘绪贻、杨生茂等老一代美国史研究者到张友伦、李世洞等中年美国史研究者、再到李剑鸣、王旭等新一代美国史研究者;从武汉秘书处到天津秘书处再到厦门秘书处,其间经历了不平凡的历程,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有难忘的教训,值得我们回味。历届理事会尤其是早期理事会领导集体的学术风范和为理事会的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我以为其中最为重要的是:

第一,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以发展与繁荣中国美国史学术事业为宗旨,凡是有利于发展与繁荣中国美国史学术事业的,就要去做,凡是不利于发展与繁荣中国美国史学术事业的就不去做。

第二,为了维护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但是这不意味着将学术问题政治化,学会活动必须排除各种非学术因素的干扰,让学术回归学术。

第三,学术研究要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开展健康的学术和学术批评,抵制和排除各种学术不端行为,学术问题的不同意见,只能通过健康的学术讨论来解决,诉诸行政裁定甚至司法判决并不能从有效地解决学术的争端。

第四,学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和学会工作人员要出于公性、不谋私利,淡泊名利,身体力行地奉献于学会工作,如果我们的理事在实际活动中并不理事就等于名不副实,理事不能争名求利,不干实事;理事一旦当选,他就是整个研究会的理事,以大局为重,而不宜过分强调是研究会的地区代表;理事之间在发生并不涉及理事会工作和活动的意见分歧时,不应将这些分歧诉诸理事会并试图影响理事会的工作决策。

在这次会上新一届理事会选举前,每位理事候选人都向与会学者表示要无私奉献于中国的美国史事业,作为一个老会员、老理事,我衷心祝愿所有理事都用行动来实践自己的诺言,共同努力使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工作登上一个新台阶,相约2008年。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美国史研究会/2005年10月26日首发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联系信箱:ahrachin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