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共享 > 学术信息

学术信息

研究资源

教学资源

域外来鸿

安然:公众史学领域的一枚闪亮“道钉”——评黄安年、李炬著《沉默道钉的足迹》

更新时间  2015-11-10 作者:安然

公众史学领域的一枚闪亮“道钉”

——评黄安年、李炬著《沉默道钉的足迹》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安然

 

虽然副标题名之为“评”,但本文其实够不上一篇正规的书评,只可算是读后感。对于“北美铁路华工”这档目前国内史学界方兴未艾的研究课题,我虽然一直关注,但确属外行,缺少评论的勇气和自信。不过一读之下,又确实产生了一些放不下的想法。同时想到,黄安年教授出版此书,抱持的正是一种公众史学的情怀,并不专为圈里人看,更切望着能够引起广大公众的瞩目和喜爱。而所谓“公众”,不仅是指社会上的普通读者,也包括像我这样不专门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圈内外行”。我就以社会公众的角度来谈谈观感,或许也能另有一番视野。

 

一、“道钉”的发掘与“足迹”的探寻

黄安年教授关于北美铁路华工的研究,从无科研立项、无政府资助的“双无”产品起步,步步为营、扎实推进。继2006年五洲传播出版社以中英文双语同时出版《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之后,后续研究开展顺利,相关成果接连而至:2010年,白山出版社以中文简体版出版《道钉,不再沉默——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自2006-2010年研究成果汇总),2014年,台湾华艺学术出版社以繁体版对该书进行了增订再版(增补2010-2013年的研究成果),20159月,由中国铁道出版社精心策划组织出版了黄安年教授与历史摄影专家李炬合作的新成果《沉默道钉的足迹——纪念华工建设北美铁路》(以下简称《足迹》)。至此,“道钉”系列研究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不但获得官方认可,正式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而且使北美铁路华工从国内几乎无人知晓的“沉默道钉”,成为引起广泛关注的公共形象,在中美民间交流乃至国家领导人的外事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媒介作用。

北美铁路华工研究起点低、难度大,能够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稳扎稳打地取得今天的成果,实属难得。尤其刚刚出版的《足迹》一书,又将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该书延用了“道钉”系列的画册体例、标注范式和讲述风格,但内容远较此前丰富、充实。书中刊印了精选的照片近600幅,为《沉默的道钉》三倍,每张照片附有或详或简、平实准确的文字说明,每页在书末又注有更为翔实的史实拓展和分析评述,总字数共计30万字,是前书六倍。全书在时间上前后伸展,连通了历史的深处与未来的远方;在空间上一线多地,衔接着美国中西部多个富含自然风光又深具历史意蕴的地点。全书大致依时间顺序分为四个主题:

开篇的“修路缘由”主要介绍修建太平洋铁路的宏观历史背景和引入华工的相关历史细节。在19世纪中后期美国近代化的高潮中,西进运动的大潮带动了西部交通的大发展,尤其是铁路的迅速扩张,促成了中央太平洋铁路的修建。此外,本章选用有代表性的图表(《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华工状况大事年表》)、图片,介绍铁路公司为何与何时大批使用华工,华工来自哪些地区以及怎样来到加州、入美后的数量变化及其对美国人口结构的影响等。这一部分是新增内容,也是中国学者目前的研究重点,使用的主要是地方志、县志、族谱等中国资料。最后,本章还汇集了关于北美铁路华工的代表性评价,比如美国历史学家福斯特致毛泽东的信,就很有史料价值。

第二部分“开路先锋”以空间为序,逐一展示由华工主导修建的加州、内华达州和犹他州铁路沿线和一部分无华工参与的联合太平洋铁路沿线的历史图景和现代风貌,由摄影家李炬提供图片并撰写说明文字。这一部分中最大的亮点是新老照片的比对复拍。自2012-2015年,李炬曾四次沿着当年华工修建铁路的路线做深度实地访查。他以在美国国会图书馆搜集到的一批历史照片为参照,尽力寻找老照片上的拍摄地点进行复拍。当两位摄影家的镜头穿越世纪之遥交相重叠时,立刻撞击出令人惊艳的视觉效果:在一组组几乎一模一样的自然风光片中(布鲁默深槽、合恩角的廊桥和美洲人河岸、24号营地、唐纳关古道和中国墙等处的复拍效果尤其好),百年的历史似乎触手可及,浓郁沧桑的历史感扑面而来;而在今昔反差鲜明的城市景观片中,读者则更直观地感受到铁路华工当年的艰辛及其为美国文明进程所做的巨大贡献。此外,拉夫洛克历史学会访客中心保存的荒草丛生的华人墓地照片,一幅幅构图考究、色彩绮丽的美国西部风光片,以及痴迷于中国文化并义务维护华人墓地的普通美国人,都作为“历史的缩影,记录下很多难以用言辞描述的内容”,给人以深刻印象。

第三部分“探寻足迹”是全书内涵最丰富、学术性最鲜明的篇章。这里要探寻的,不仅是铁路华工隐没在历史尘埃中的足迹,更是他们留给后世的重重谜团。本章既涉及对铁路华工驻地环境、施工现场、薪资状况等生产环节的考察,也包括对其衣食住行、生养死葬、婚姻状况、社会交往、后裔下落等生活细节的发掘。比如,有一张轨道车上的华工照片,技术化的处理难掩百年的风烟,在有些模糊的照片上,几位华工面庞瘦削、表情凝重、木讷沉默,身后是异乡的萋萋荒草和断壁层岩,这种由即时照片中传递出来的历史真实和直观感受更胜于文字表述。有关华工薪资的资料虽不多,但翔实可靠,充分佐证了华工当年遭受的不平等待遇。此外,这一部分还开列和介绍了有关北美铁路华工研究的主要原始文献和重要研究成果,为后人的研究提供线索。

最后一部分“缅怀道钉”,是对“道钉”研究的拓展和后续研究的展望,介绍了美国政府19世纪后期的公开排华和华人遭受的非人道待遇、美国政府日后对此进行的纠正和各种纪念活动,指出当前中国在华工研究和纪念活动方面的滞后性,并提出今后研究的重点、难点、疑点,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向。

从写作的角度看,《足迹》一书可谓体例新颖、格式规范、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文字朴素,“兼具可读性、知识性、资料性和探寻性”,为同类作品中的上乘之作。从学科的角度看,该书还具有以下突出特点:1、大历史与小历史的结合。作者一方面秉承着“回顾历史往事,重温历史记忆”、“探寻历史遗存,不忘历史教训”的宏大目标,另一方面历时十年、孜孜一念于小历史的奠基工作,“反映沉默的弱势群体的历史存在”,投身“被淡忘的群体史学和底层史学”;2、普及性与学术性的结合。大型画册的体例、图文并茂的形式、简洁朴实的语言,都能更有效地吸引普通读者、普及历史知识;而索引注释的严谨规范、对版权问题的慎重处理,又显示了本书的学术属性;3、高度开放性与广泛互动性的结合。透明度、开放性、互动性是“道钉”系列研究的一大特色。研究每个阶段的进展都在黄安年教授的博客上实时更新,研究成果向国内外学术界和社会公众全面开放,以提升关注度和参与度。与此课题相关的博文计有300余篇。同时,研究还体现了广泛的互动性,充分吸纳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与国内外学界和民间力量广泛交流、合作,提供研究题目和研究思路供读者和研究者参考。

当今中国,正值学术发展的大时代,优秀史学作品层出不穷。但我对于《足迹》一书,却怀有一种特殊的、放不下的情结。这是因为,在我看来,该书代表了公众史学领域的一个成功案例,为我国方兴未艾却又问题杂多的公众史学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发展路向。

 

二、公众史学的构成体系与发展现状

“公众史学”的概念进入中国不到十年,近二、三年来热度骤升,但概念界定众说纷纭,分类方式尚无共识。本文将“公众史学”的构成体系大致概括为两个层面、三种涵义:两个层面即理论面和技术面的公众史学,技术面主要指美国语境下的“公共史学”,而理论面又包括三种涵义,为了方便起见,这里借用“民有、民治、民享”的说法,将其表述为:为公众著史(for the public)、以公众为史(of the public)和由公众写史(by the public)的公众史学。

第一,从“为公众写史”的意义上说,公众史学指的是通俗的历史,或专业史学的通俗化,与专业史学、学院派史学相对应,即以专门从事历史学研究的专业人士(学术精英)为写作主体,将普通社会公众作为主要读者群,以达到传播知识、启蒙思想为目的的历史学。由于必须符合普通读者的学术期待和接受能力,所以这类公共史学的书写内容和表现形式独具特点:首先,选题要具有实用价值,讲述的内容以宏观史学(大历史)为主,如关涉到大问题、大趋势的通俗通史类作品、历史上的精英人物和重大事件、时下新兴的热门话题或敏感问题题等,也可以是宏观框架下的微观史学,如触及关键性事实判断的历史真相、历史细节,或者涉及特定人群兴趣点的专题史等。其次,以讲故事为主,表述生动活泼、文笔轻松优美,具有情节性、可读性。

这种通俗历史的书写看似简单,实则要求很高,因为它实际上要接受社会公众和专业人士的双重审查。在大众文化市场上,不吸引人的作品不会成功,而吸引人的作品也不一定会成功,因为还必须达到史学的最低门槛。要在专业要求与非专业要求、学术性与通俗性之间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平衡点,并不容易,非有深厚的学术积累和文学功底不能完成。中国在这类公众史学上原本有自身的传统,在1980年代早、中期的文化解放时期也曾一度流行。然而在今天,尽管通俗史的社会需求量仍然很大,但优秀作品的供应量却日趋衰竭。这与当前史学研究中的“碎片化”倾向有关,也与国内现行学术科研体制下不合理的量化考评机制有关,专业人士一般不愿介入这个“费力不讨好”又“浪费时间”的创作领域。

第二,在“以公众为史”的意义上,公众史学指由历史学专业人士进行创作,以历史上的大众作为写作对象、旨在确立“小人物”历史主体性的历史学,即“小历史”,与精英人物主导的“大历史”、“国家史”相对应。随着口述史、新社会史、新文化史等新史学分支的兴起,“小历史”日益流行,然而颇为悖论的是,这种旨在“去精英化”的历史学,实际上存在着强烈的精英化倾向。首先,选题的琐碎化、孤立化,叙述的抽象化和跨学科性难以为普通社会读者所理解;其次,真正的小人物对于专为自身所写的“小历史”未必买账,宁愿去感受彼得大帝的轰轰烈烈、拿破仑的征战杀伐,而没有兴趣了解历史上与自己一样的普通人的柴米油盐,除非这段历史与自身存在着某种血缘、地域或心理等方面的特殊关联。

明显的精英化倾向使“小历史”实际上成为了“精英化”、“小众化”的公众史学。当然,“大众化”本身并非衡量其重要性的评价标准。“小历史”以其鲜明的人文关怀和细节探究对“大历史”形成了重要的补充、丰富和修正,与民主化进程相关,承担着发掘“被忽略”、“被隐晦”、“被隐瞒”的历史的功能。这类公众史学是民主化、平等化的社会意识向史学领域的延伸,也是历史学由上而下自我演绎的一个阶段。这种研究在国内一度很热门,一些学者也尝试引入,但由于研究所需的方法论支持与我国原有的史学传统和现有教学体制存在冲突,因而受到很大局限,缺乏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的支持,总体上发育不足。

第三,就“由公众做史”的意义来说,公众史学是指由非专业的普通社会公众,出于自身对历史学的浓厚兴趣或者抒发某种个人情怀等目的,亲自充当创作主体的历史学,与精英史学相对应,是真正的“大众史学”、“草根史学”。这类公众史学囊括极广:在体例上,通史类、国别史、断代史、专门史等并存;在选题方面,既包括普通社会读者较为接受的、与社会热点、敏感话题有关联性的“大历史”问题,也包括具有重大历史背景和特殊意义的“小历史”问题;在写作风格上,有的浓墨重彩、有的朴实直白,但重点都不在于对历史的研究与分析,而是带有个人色彩的重新书写和个性化解读。非专业作者可以独立创作,也可以与史学精英合作、参与创作。总体来看,这是专业史学的根脉与社会文化的土壤之间的交合地带,既是历史学发挥自身社会功能的重要形式,也是有效维系社会公众对于历史学的兴趣和人文精神“水土保持”的一种方式。

近年来,这类由大众参与的历史创作颇为盛行,“人人都是其自己的历史学家”、“全民书写”渐成风尚。这种社会文化现象的出现,一部分原因来自21世纪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教育程度的提高、大众文化的兴起,尤其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带来的资料来源的普及化、发表途径的多样化,降低了史学创作的门槛,为“大众写史”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个重要原因则在于第一种公共史学,即“为公众写史”的通俗历史在数量和创作内容上匮乏不足,无法满足社会需要。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大众史学”,也有基本的门槛。如果只有对历史学的热情和兴趣,而拒绝承认和遵守其学科规则,将历史作为个人意志和情绪表达的工具,那是对历史、也是对公众的不尊重。因此,并非所有由民间写手完成的与历史相关的作品都是“大众史学”,有些只是网络文学作品,属于大众文化而非史学创作。与前两种公众史学相比,这种“由公众做史”的公众史学虽然呈现上升态势,但受到非专业作者创作水平的局限,作品质量难以保证。

最后,技术层面的公众史学,相当于美国学术界使用的、偏重于强调历史学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的“公共史学”概念。“公共史学”本身是一个强调实用性的技术概念,强调对相关公共历史的记录、整理、书写和使用,在内涵上可以依托于前三种公众史学中的任何一种。它关注的是历史学在三大公共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即历史学在博物馆、历史遗址和历史题材剧制作等公共文化领域的应用,历史学在城市规划、景观改造、公共政策制定、旅游文化产业创意设计等公众生活领域的运用,以及历史学在个人回忆录、家族史和公司历史整理等私人领域的运用。除了公共性、实用性外,还具有多种技术手段联合应用的特点,如影像史学、口述史学、史学数字化。

目前,国内无论是哪个层面、哪种意义上的公众史学,都存在自身的问题:通俗史学日益萎缩、创作遇冷,小历史根基不深,小众化、精英化,大众史学良莠不齐、品质难保,公共史学刚刚起步、缺乏空间。这一领域的健康发展,亟需一批具有奠基意义的优秀作品来充实和推动,而《足迹》一书的意义就在于此。

 

三、“道钉足迹”中的公共史学路向

“道钉”系列都具有前两种公共史学的特征,而刚出版的《足迹》一书又使后两种公众史学的色彩丰满起来,兼具了上述四种特点,无论在选题立意、书写范式、合作机制还是技术手段上,都可为今后公众史学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首先,以具体化的呈现等形式突破“小历史”的小众化、精英化倾向。显然,“道钉”系列是从“小历史”处落笔的,因为“从史学发展的潮流看,今天已经不再由精英史学和修正史学所垄断,而要发展拓宽广大人民需求的、被淡忘的群体史学和底层史学”,北美铁路华工的历史,就是一段被历史的尘埃封存已久、有待被发掘、被唤醒、重见天日、以启后人的“沉默的弱势群体的历史存在”。因此,《足迹》一书秉承了“道钉”系列一以贯之的原则,为小人物写史、为小人物正名。由于研究尚处于资料积累阶段,为了将“小历史”做深、做实,该书做了大量资料搜索、整理方面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为了突破“小历史”的精英化局限,使之能够为大众所理解、接受和喜爱,《足迹》做了以下努力:1、在体例上,采用大众读者喜闻乐见的画册形式;2、在编写形式上,结构清晰明了、格式清楚周全、文字通俗易懂。全书共设四个单元、20个专题,都以图文形式作初步解读;为了兼顾不同层次读者的阅读能力,每部分开头有引言,各个子目开始也有导语简介,为了便于美国读者阅读,目录和各部分导语还配有英文;文字力求通俗易懂、准确流畅。

其次,小处落笔、大处着眼,以“大历史”的宏大叙事和宽阔视角作为理论支撑。“小历史”在缘起上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反现代、反启蒙思维,碎片化是必然的结果。然而,这种思维却与社会公众的需求并不一致,这也是小历史不容易被普通公众所接纳的原因之一。要想化解这个矛盾,公众史学框架下的小历史必须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将自身放置于一个大框架之下,作为大历史的修正者、补充者和参与建构者,而不是颠覆者,这实际上就是将小历史与大历史(通俗史学)结合起来的思路。在大历史的思维下,选题需要具有重大意义和现实关切,以普及历史知识为目的。《足迹》一书的书写对象虽然是一批被损害、被遗忘、籍籍无名的小人物,但这些“小人物”却就被设定在一个宏阔史诗般的“大背景”下:美国的西部大开发、近代的崛起、大国地位的奠基,等等。同时,写作的意图并非由此否定美国的现代化、否认中美早期交往和交流的价值,而是借此逼近历史的全面真实,构建真正的历史理性。

第三,由专业历史学者与非专业史学爱好者合作,各扬所长、互补所短,共同书写“大众史学”。专业学者与社会志愿者之间的良性合作,是《足迹》一书的一大特色,也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本书作者之一李炬是自由摄影师和历史影像爱好者,对北美铁路华工问题怀有高度的兴趣和热情。他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四次深入实地进行探寻、考察,开创了新旧历史图片对比研究的新思路,并对书中图片进行反复对比和修整。他的加盟不但有效地充实了研究内容、确保了技术质量,更使“道钉”系列具备了真正“大众史学”的属性;而本书主要作者黄安年教授,作为美国史研究的资深专家,负责书中各类历史遗存资料的收集、整理、研究,多数章节的撰写,以及全书的统稿工作,确保专业质量。比如,为了避免破坏画册的整体感,正文中并未安排大量文字,但篇幅较长的背景介绍、资料梳理,以及学理性较强的史实分析都被安排在附录三的注释中,最长的注释至千余字,相对于一篇小论文。这样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在当前的大众史学作品中,是极少见的。在本书最后一部分的导言中,作者还进一步发出专业学者、官方机构以及更广泛的社会志愿者全方位合作的呼吁:“发动广大华工的后裔、亲友和热心于沉默道钉们的爱好者的共同参与”,“海关、民政机关、侨联组织、档案馆、博物馆、方志编著机构等社会组织”从旁协助,网络平台联合推动,各尽所能、共著历史。

最后,既注重多种技术手段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又努力发挥历史在各个公共领域中的社会效用,实现史学的技术手段多元化和社会功能多元化。《足迹》一书的资料不只是来自图书馆和档案馆的常规史料,也不仅拓展到博物馆的图片与实物,更包括了相当一部分在亲身体验、实地走访、调查访谈等中得来的各类非常规资料(比如墓地、历史遗迹等),口述史、影像史学等多种技术手段也得以运用。与此同时,“道钉”研究的成果不限于图书出版,还有在社会公共领域的普遍推广,如为电视系列片、记录片的制作提供专业指导(2012年底在央视四套、中国网络电视台等连续播出的四集纪录片《华工纪实:打造太平洋铁路》等),呼吁在五邑侨乡为美国铁路华工立碑、举行公祭等。此外,“道钉”研究的成果已经在多种外交场合被中国政府所吸收和借用。这样的公共效应,在目前国内公众史学领域尚属少见。

 

总体来看,中国的公众史学尚处于草创阶段,理论与实践都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公众史学的市场需求和社会意义确实非常大,笔者曾多次听到周边的社会读者反应,历史学在其学习阶段无非是死记硬背,而现在很希望能够购买到质量有保障的、通俗易懂的历史类著作。这样的印象、这样的需求,都与现阶段公众史学产品产出不足、供需严重不平衡有关。长此下去,历史学的社会土壤必将流失、社会功能势必丧失,以致造成民族文化底蕴的稀薄与衰竭,都不是不可能的。然而,公众史学的发展也不能盲目造势、一哄而上。它是历史学的社会化、通俗化,但不是庸俗化、恶俗化;是大众文化向历史学的靠近和皈依,而不是历史学对大众文化消费市场的无原则迎合。公众史学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学术精英和社会公众的良性合作,在合作中,双方都必须完成一个“去世俗化”的过程,即:专业精英以高度的奉献精神、专业的态度和方法来回应社会公众的期待和需求,将专业史学从云端拉到地面,服务现实、惠及大众;而社会公众以对历史的纯粹的热情,尊重和服从历史学研究的基本规范,同时结合以自身优势,为历史知识的普及、历史规律的探讨和人文精神的传递做出贡献。

    在公众史学的规范化、专业化方面,《足迹》一书显示了一条可取的发展路向:宏大背景与微观对象结合、学术精英与民间作者合作、传统资源与现代技术并举,以及最重要的,将专业史学研究对精准、厚重、客观、理性的追求,与公众史学生动、灵活、开放、人文的气质相调和,以更好地发挥史学的社会功能,使之成为普及历史知识、培育国民精神、滋养人文情怀、醇化生活情趣的重要载体。就此而论,该书可以说是一枚铺就公众史学路基的闪亮“道钉”。它还将在未来继续按照自身所实践的原则、所预示的方向,获得进一步的完善与提升。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联系信箱:ahrachin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