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共享 > 学术信息

学术信息

研究资源

教学资源

域外来鸿

新书推介 | 西方的困局:欧洲与美国的当下危机

更新时间  2020-05-10 作者:秘书处


新书推介 | 西方的困局:欧洲与美国的当下危机

书名:《西方的困局:欧洲与美国的当下危机》

原版书名: ZERBRICHT DER WESTEN? Über die gegenwärtige Krise in Europa und Amerika

作者:[德] 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

译者:童欣

页数:416页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内容简介

“谁代表欧洲讲话?”“德意志问题又来了?”“英国脱欧将带来什么?”“欧盟会崩溃吗?”“美国将向何处去?”在这样的一个个问题的引导下,历史学家温克勒带读者回到欧盟肇兴之初,或是美国建国之时,为每一个当下的问题寻找埋藏在历史线索中的源头。

西方仍是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而理解欧洲,需要深度理解其历史、思想。接续前作《西方通史》,在本书中,温克勒深刻描摹了近年来西方遇到的挑战和困境,专注于近十年发生在西方的各类重大事件,但他的眼光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将自己毕生研究的西方历史之趋势与正在发生的历史相结合,为每个问题寻得答案,并做出了自己的分析预测。

作者/译者简介

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Heinrich August Winkler),1938 年生于东普鲁士首府哥尼斯堡(现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图宾根大学历史学博士,1970 年任柏林自由大学教授,现任柏林洪堡大学当代史教授,是德国当代深具影响力的史学家。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十字勋章获得者、莱比锡图书奖获得者。

除本书外,温克勒教授还著有荣获莱比锡图书奖的四卷本巨著《西方通史:从古代源头到20 世纪》( Geschichte des Westens , 2010)、《走向西方的漫长道路:德意志史》( Der lange Weg nach Westen: Deutsche Geschichte , 2002)、《永远活在希特勒阴影下吗?》( Aufewig in Hitlers Scha¬en? , 2007 )、《西方史:浩劫年代(1914—1945)》( Geschichte des Westens: Die Zeit der Weltkriege:1914-1945 ,2011)等。

童欣,1982年生,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助理研究员。曾于武汉大学、北京大学研究德国现代化进程,后赴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从事合作研究,重点是冷战时期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期间曾在弗里茨·蒂森基金会年会、德国马堡中德关系史会议宣读报告,并在《德国在冷战时期构建的外交和外贸关系》《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上发表论文数篇。

目录

导 言

第1 章 欧洲的价值抑或西方的价值?

第2 章 超越民族国家抑或成为诸民族之上的拱顶石?

第3 章 一个延伸到幼发拉底河的欧洲吗?

第4 章 缺少政治联盟的货币联盟?

第5 章 谁代表欧洲讲话?

第6 章 欧洲vs美国?

第7 章 德意志问题又来了?

第8 章 作为避难所的欧洲?

第9 章 多重性的联合?

第10 章 英国脱欧将带来什么?

第11 章 美国将向何处去?

第12 章 欧盟会崩溃吗?

第13 章 西方会分裂吗?

第14 章 结论:一个面临考验的时代

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一段续记

注 释

致 谢

译后记

内容节选·导言

本书要讨论的是近年来欧盟、美利坚合众国以及大西洋两岸的整个西方世界所陷入的危机状态。因此,我把它看作2015年初出版的拙作《西方通史:从古代源头到20世纪》( Geschichte des Westens )第四卷(即最后一卷)《当前时代》的接续,那本书主要讨论的是1991年底苏联解体到2014年导致后冷战秩序崩溃的俄罗斯—乌克兰冲突间的近四分之一个世纪内发生的事情。

当我于2015年10月开始新书的写作时,似乎距离本书重点讨论的一些事件多少还有些遥远,这包括2016年6月英国退出欧盟的公投、同年11月的美国总统大选和2017年5月的法国总统选举。在2015年秋季就已经显露无遗的是欧盟的危机状态,更准确地说,这场危机是由好几个单独的危机构成的,其中包括诞生于1992年初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Vertrag von Maastricht)的欧盟机构如今所面临的合法性危机和信任危机,欧元区危机(其更深层次的根源在于成员国没有共同的预算体系),以及欧盟与某些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危机—有些国家自称“非自由的民主国家”,并因此而不认同包括1993年哥本哈根入盟标准在内的欧盟基本价值观。

2015年秋天,由于难民危机以及德国这个联盟中最大、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因其应对此危机的政策而遭到的孤立,欧盟内部离心力量也在加剧。难民危机也是导致“英国脱欧”的因素之一,这一点今天已经没有什么争议了,而且它也同样导致了包括德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内部民族主义兼民粹主义势力的增强。早在2015年之前,国际社会就曾热烈地讨论过是否存在一个“新的德国问题”,1990年德国重新统一之后真的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这个百年难题了吗?而2015年发生的这些事,又重新让关于德国的自我定位和德国在欧洲的角色的讨论变得激烈起来,而且几乎没有人会认为这场辩论将很快结束。

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表明,民粹主义的崛起不仅是欧洲同时也是西方世界的领导力量所要面临的一个挑战。这场大选揭示出美国社会的深度分裂,其部分原因要去久远的历史中寻找线索。一些原因是美国历史的特殊性,另外一些则是欧洲国家通过自身的经历就可以理解的。对“精英”、“建制派”和“政界”的不信任,是大西洋两岸都存在的一种现象。民粹主义运动所动摇的是代议制民主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整个西方世界需要共同应对的挑战。

奉行激进民族主义的共和党人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当选第45任美国总统一事,标志着美欧关系出现了一道自1945年以来的最深的裂痕。到目前为止,当欧洲人和美国人在争论某些根本性问题时,可以认为他们的争论是对那些共同价值理念的不同阐释。今后还是不是这样,就不好说了。唐纳德·特朗普一直到现在都并不怎么珍视那些美国赖以建国的价值理念,比如不可剥夺的人权、法治、拥有“制衡”(check sand balances)机制的分权体制和代议制民主。他的政策甚至动摇了西方价值规范—这一规范形成于18世纪末大西洋两岸的两次大革命,即1776年的美国革命和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自那之后它就成为西方民主政体必须参照的准绳。

大西洋两岸的西方世界是否会分裂?就在人们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旧大陆”上正在讨论欧盟是否能避免解体,在重大问题上是否还能用一个声音说话。很显然,欧盟既无法在政治上也无法在军事上取代美国。不过,若是齐心协力,欧洲民主国家却可能在特朗普当政的年代为西方的价值留下火种。若是它们有此担当,它们就不会孤单。世界上一切从西方民主制度的原则中汲取力量的人都会是它们的盟友,而这样的人在美国尤为众多。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联系信箱:ahrachin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