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共享 > 学术信息

学术信息

研究资源

教学资源

域外来鸿

新书推介 | 流行文化研究开山之作——《幻象》

更新时间  2023-07-21 作者:秘书处

新书推介

 

★流行文化研究开山之作,豆瓣9.7分,启发《娱乐至死》《景观社会》《消费社会》,经典首度引进

★一本书全面剖析流行文化和大众传媒:幻象,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唯一的真实

★让你不被愚弄的清醒指南:在流量至上、虚假宣传的时代,打破幻象,认清真相

★美国国家图书奖终身贡献奖、普利策奖得主,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丹尼尔·布尔斯廷预言之作

 

 

◎  编辑推荐

★流行文化研究开山之作,创造“伪事件”“图像革命”等关键概念。

豆瓣9.7分神作,启发《娱乐至死》《景观社会》《消费社会》,经典首度引进。

开创文化研究先河,从媒介发展探索社会观念转型。《洛杉矶时报》盛赞:“从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到美国社会评论家尼尔·波兹曼,几乎所有严肃的流行文化观察者都追随他的脚步。”

 

★一本书全面剖析流行文化和大众传媒:幻象,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唯一的真实。

最早剖析假新闻现象的传播学经典:炮制新闻替代采集新闻,人物和事件沦为表演,争夺注意力盖过反映真实。造星运动、观光景点、文学改编、门面组织、品牌广告……我们以为的真实世界,其实皆是人为捏造的“幻象”。幻象充斥我们的体验,技术进步令其愈发多彩、愈发有说服力、愈发“真实”,最终围剿现实。

 

★“我们是地球上最沉溺于幻觉的人民。我们成了时代骗局的饥渴附庸。”

让你不被愚弄的清醒指南:在流量至上、虚假宣传的时代,打破幻象,认清真相

假新闻、后真相、超现实、刻板印象、消费陷阱……新奇概念层出不穷,源头皆在《幻象》。

深度剖析我们为何沉溺幻象无法自拔:扭曲的经验如此令人愉快,人造现实的安慰如此真实。

带你戳穿失真滤镜,走出自欺困境,在海量信息中辨认出真相,清醒生活。

附延伸阅读及写作建议,一本书翻转你对大众传媒的认知。

 

★美国国家图书奖终身贡献奖、普利策奖得主,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布尔斯廷预言之作。

历史学巨擘布尔斯廷“最大胆、最具突破性的作品”(《新亚特兰蒂斯》杂志),其代表作“美国人三部曲”分获美国史学界最高奖项普利策历史奖、班克罗夫特奖、帕克曼奖,入选哈佛大学必读书目,北大、复旦、浙大新生推荐书目。

 

★《洛杉矶时报》《大西洋月刊》《洛杉矶书评》《新亚特兰蒂斯》《观察家》共同推荐。《纽约时报》书评人角谷美智子、小说家珍妮弗·伊根、政论家乔治·威尔,三大普利策奖得主力荐。

珍妮弗·伊根盛赞:“一本每个美国人每隔几年就应该读一遍的书。它的先见之明令人震惊。”

 

 

◎  内容简介

本书为20世纪流行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也是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最具突破性的作品之一。作者敏锐地描述了大众文化转型的方方面面:新闻业不再忠实报道,转而炒作热点;媒体迎合公众,量产朝生暮死的娱乐明星;观光景点专为游客定制,却又显得千篇一律;营销广告亦真亦假,铺天盖地;文学改编层出不穷,花样翻新……

 

作者全面观察美国新闻行业发展和社会变化,系统回顾了公共意识从注重真实转向爱好虚假的过程,准确剖析了大众媒体兴起和技术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内容涉及新闻、选举、旅行、出版、电影、广告等多个领域。本书一经出版即在学界和社会引发热议,启发《娱乐至死》《景观社会》《消费社会》等多部经典著作,此次为中文版首度引进。

 

 

◎  作者介绍

丹尼尔·布尔斯廷(Daniel J. Boorstin)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博物学家、普利策奖得主。曾长期担任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一生著作20余部,被译为30多种语言。在半个世纪的写作生涯中,布尔斯廷涉猎广泛。其史学成就汇聚于“美国人三部曲”(《殖民地历程》《建国的历程》《民主的历程》)与“世界历史三部曲”(《发现者》《创造者》《探索者》)。其中,“美国人三部曲”分别获得班克罗夫特奖、帕克曼奖、普利策奖。

 

符夏怡

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会议口译专业,现为专业译者。图书翻译涉猎广泛,译著有《音乐迷醉指南》《早安,晚安》《人类世的遗产》等。

 

 

◎  名家、媒体推荐

即便在出版半个世纪后,也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够如此成功地塑造大众媒体时代美国文化转型的观念,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如此清晰地勾勒出美国人的意识如何从注重真实转向爱好虚假……从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到美国社会评论家尼尔·波兹曼,几乎所有严肃的流行文化观察者都追随他的脚步。

——《洛杉矶时报》

 

布尔斯廷最大胆、最具突破性的作品,写的不是早期美国历史,而是对当代美国人自我欺骗的深刻剖析。《幻象》一书揭示了美国人对新奇事物的传统渴望和对幻想性推销术的嗜好相结合,使美国人的生活和现实日渐脱节。

——《新亚特兰蒂斯》杂志

 

今日,《幻象》及其预言依旧直击要害。布尔斯廷得出了一个悲剧性结论:如果我们正生活在由自己建造的洞穴中,那么即便火光的好处就摆在面前,我们仍然可能会选择阴影。

——《大西洋月刊》

 

布尔斯廷1962年出版的《幻象》在当下可能比它首次出版时更与我们息息相关,它是我们全天候新闻世界的预言性指南,它所预见的媒体素养的败坏在今天毒害着所有人。这本书原先的副标题是“美国梦怎么了?”。这个始终有着先见之明的问题在数字时代有了新的共鸣,在许多层面上,美国梦已沦为算法的梦魇。

——《洛杉矶书评》

 

在讲述幻想如何取代知识、广告如何取代内容的过程中,《幻象》影响了无数作家的著作,从法国理论家让·鲍德里亚、居伊·德波到社会批评家尼尔·波兹曼、道格拉斯·洛西科夫。在互联网兴起的几十年前,布尔斯廷就预见了“非现实的丛林”,随着假新闻、阴谋论和政治宣传在互联网上扩散,包围我们的丛林将愈来愈密。

——角谷美智子(《纽约时报》前首席书评人、普利策评论奖得主)

 

这本书是梦境彼岸传达给我们的最清晰的信函。从这梦中,布尔斯廷看见我们漂泊无依,他恳求我们从这梦中醒来。他分析了我们被诱入梦境的过程,正视他的分析,我们或许终于能找到让自己重回清醒的机会。

——道格拉斯·洛西科夫(《当下的冲击》作者)

 

一本每个美国人每隔几年就应该读一遍的书。它的先见之明令人震惊,几乎解释了我们的大众媒体的演变和诱惑力的方方面面。日常生活中媒介的饱和度不断加强,并转化成了奇异的新形态,这本书总能给我一个思考和理解这种现象的框架。虽然这本书在越战的电视转播和博客出现前便已经出版,但布尔斯廷惊人地预见了一切。

——珍妮弗·伊根(普利策小说奖得主)

 

这本书是对美国制造和崇拜虚拟体验胜过现实这一趋势不留情面的谴责,布尔斯廷认为这标志着美国衰落的开始:陷入幻想、假象和谎言,并且这种变化不会有好结果。几十年后,数字技术和基于屏幕的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扭曲了我们的文化,这让《幻象》成为一部具有预言性的作品。

——约翰·扎达(加拿大作家、记者、摄影师、纪录片导演)

 

布尔斯廷在《幻象》中试图让当代生活变得易懂,他不仅利用档案馆里的文件,也利用书架上的书籍,还利用他的个人经历。在没有放弃历史学家的职业的情况下,他又成为某种程度上的现象学家,试图探索“日常经历中鸡毛蒜皮的小事,回答了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我们所相信的真实是什么”。

——斯蒂芬·J.惠特菲尔德(布兰戴斯大学教授,《文化冷战》作者)

 

布尔斯廷的书告诉我们如何观看和聆听,以及如何思考我们看到和听到的东西。

——乔治·威尔(《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普利策评论家得主)

 

这是一本极佳的关于新闻媒体和出版的历史,是最好的媒介研究作品之一,对于任何从事媒体工作的人来说,都是必读之书。布尔斯廷用尖锐的语调写作,但就像两年后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所说,他主要是为了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幻觉。尼尔·波兹曼后来以他的观点为基础,在《娱乐至死》中警告,基于图像的媒体正将我们的话语变成无稽之谈。

——戴维·卡达维(《黑客与设计》《思维管理》作者)

 

一本引人入胜的书——敏锐、深思熟虑、充满谴责、目标明确,并且在大多数方面仍无法回答。

——《科学美国人》

 

 

《幻象》

[美] 丹尼尔·布尔斯廷  著

符夏怡  译

新经典文化  出品

南海出版公司

2023年6月

 

◎  目录

 

二十五周年版前言

初版前言

 

引言 过度的期望

第一章 从采集新闻到制造新闻:伪事件的洪流

第二章 从英雄到名人:人类伪事件

第三章 从旅行者到游客:失落的旅行艺术

第四章 从实体到影子:消解的形式

第五章 从理想到形象:寻求自我实现的预言

第六章 从美国梦到美国幻觉?自欺欺人的声望魔法

 

道格拉斯·洛西科夫:经典版后记(2012)

延伸阅读(及写作)建议

致谢

 

 
 

◎  精彩章节

 

初版前言

这本书的意图是“教你如何避免某种行为”。本书谈论的是我们自欺的艺术——我们如何掩盖事实,不让自己发现。不需要医生,我们就知道自己生了病;不需要鞋匠,就知道自己的鞋夹脚。我不知道“现实”究竟是什么,但不知怎的,我也能认出眼前的幻象。

 

对一本小书来说,这个主题十分博大。但对一本大书而言,这个主题又过于大了。如果我假装可以在这样的篇幅内穷尽20世纪美国生活中种种令人心醉神迷的非现实景象,并且完整调查或理解它们,那就歪曲了这个主题的宏大程度。归根到底,祛魅是读者而非作者的任务。全面调查必须由每一位美国人私下里替自己完成。

 

本书基于一些十分个人化的信念。首先便是对美国的感情以及美国带给我的惊异:这是我在五十多年的人生中所获得的,由于旅居国外的经历而越发增长,又因我成年后投身美国历史研究而越发强化。有不少人声称生活中这些令人迷惑不解的现象有各种幕后黑手——隐形说客、组织人、麦迪逊大道、华盛顿官僚系统、学究、反智主义者、权力精英,等等等等等等——读了好些说法之后,我对它们的邪恶很是不以为然。但20世纪美国生活中的种种困惑依然使我印象深刻。我早就怀疑,我们的问题并不源自我们的弱点,而是源自我们的强项。它们源自我们的学识、财富、乐观主义以及进步。

 

然而若以为大规模问题能够批量解决,就未免想错了。自建国伊始,美国的伟大承诺就是开放门户,让人们有机会自己解决面前的问题——不一定要单打独斗,而是在自己所选择的社群中,朝着吸引他们的那些常常前景不明的方向行动。

 

我对一切针对国家问题与国家目标之缺失的万灵药持怀疑态度。一个委员会,规模越大,成员越“有代表性”,工作协同性越高,它就越可能仅仅缓解或掩盖我们的症状。“国家目标”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幻觉——但可能是我们时代最流行的幻觉之一。而我们真正的问题都是个体的问题。

 

我在本书中尝试为读者提供其幻觉的代表性样本。这些素材来自我自己的经历,这些经历为大部分美国人所共有。书中只涉及了几种非现实,有更多种新的非现实充斥着我们的经验,模糊着我们的视野。我不能描述什么是“现实”,我知道这有可能让我成为更渊博的哲学家同行眼中的活靶子。但我可以自信地说,今天宰制美国经验的,并非现实。如果我能驱散迷雾,即使是一小部分,读者也可能得以更好地发现自己面临的真实困惑。无论选择哪条道路,最好都能先看清我们所处的形势。

 

 

 

 

 
 

引言 过度的期望

本书描述了我们制造的世界,描述了我们如何使用财富、学识、科技与进步,创造出非现实的丛林,把自己与生活的真相隔离开来。我要讲述的是给予我们这个前所未见的机会的历史性力量,它让我们得以欺骗自己,让我们的经验步入迷雾。

 

当然,美国为这一切提供了舞台,给我们资源和机会,实现了举国自我催眠的壮举。但我们每个人,也都各自为充斥体验的幻觉提供了市场与需求。

 

我们渴望并相信这些幻觉,因为我们饱受过度期望的折磨。我们对世界的期待太多。我们期望之过度,完全符合词典上对“过度”这个词的定义——“超过了合理或适度的界限”。我们的期望太过分了。

 

早上拿起报纸时,我们希望——甚至要求——报纸告知我们昨晚到现在发生的大事。开车上班时,我们打开车载广播,期望听到在晨报付印后发生的“新闻”。晚上回家,我们期望自己的房子不仅是头上片瓦,冬暖夏凉,还希望它能让我们放松,抬高我们的身价,让我们身边环绕着柔和的音乐与有趣的爱好;它得是游乐场,是剧院,是酒吧。我们期望两周长的假日充满浪漫与异国风情,费用低廉,还毫不费力。我们希望在附近感受远方的氛围,但如果长途出行,则希望一切都轻松、整洁、美国化。我们期望每个季度都有新的英雄,每月出一本文学巨著,每周一场盛大的戏剧演出,每晚一次罕有的体验。我们希望人人都能畅谈不同意见,但同时又期望人人都十分忠诚,不要捣乱,也别援引第五修正案。我们期望所有人都虔诚地信仰自己的宗教,但也不能看轻没有信仰的人。我们期望国家强盛、伟大、广袤、多彩、随时可以迎接任何挑战;但我们同样还期望我们的“国家目标”应当清晰简洁,可以指引将近两亿人的人生,同时还能在街角药店花一美元买到其平装版本。

 

我们期望一切,期望所有。我们期望的事物互相冲突,不可能实现。我们期望内部宽敞的紧凑型轿车、经济实惠的豪华轿车。我们希望能富有又慷慨,强大又慈悲,活泼又深沉,和蔼又好斗。我们期望被追求“卓越”的平庸之辈所激励,期望被渴望识字的文盲教导成学者。我们希望能放开肚皮吃又不长胖,能永远在路上又能睦邻友好,能前去“我们所选定的教堂”又感受到它指引我们的力量,能敬畏上帝又成为上帝。

 

从未有人能如此彻底地掌控环境,然而也从未有人感受到如此强烈的欺骗与失望。因为从未有人有这么高的期望,远远高于这个世界所能提供的一切。

 

我们被过度的期望所统治:

 

(1)对世间事的期望。期望有多少新闻,有多少英雄,多频繁地出现杰作,附近地区有多少异国风情,异国他乡会多么亲近。期望远地近在咫尺,又期望近地远在天边。

 

(2)对改变世界的力量的期望。期望能在无事发生时制造事件,没有英雄时制造英雄,足不出户就能身处他地。期望随心所欲地创造艺术形式,将小说变成电影,电影变成小说,把交响乐变成氛围音乐。期望能在国家目标缺失时编造一个,编造完成后就去追求它。期望能发明自己的标准,然后又尊它们为自明的或被掘出的金科玉律。

 

我们持有、培养、不断扩张这些过度的期望,因此创造出对幻觉的需求,并用这些幻觉自我欺骗。我们付钱让别人用幻觉来欺骗自己。

 

制造这些充斥我们体验的幻觉,成了美国的生意,而且是美国最有诚意、最不可或缺、最受尊崇的生意。我指的不仅仅是广告、公关和政治说辞,还有那些意图告知、安慰、完善、教育、提升我们的一切活动:这些工作属于我们最好的记者,最有胆魄的出版商,最活力四射的制造商和贸易商,最成功的娱乐圈人士,最好的全球旅行导游,以及最具影响力的外交领袖。一切为了满足这些过度期望所做的努力,仅仅是让期望变得更加过度,让幻觉更加诱人。制造幻觉的故事——“新闻幕后的新闻”——成了世上最吸引人的新闻。

 

我们期望得到的比世界能给我们的更多,期望做到的比我们能对世界施加的影响更多,我们以此对自己施行暴政,让自己充满沮丧。我们要求所有对我们说话、为我们写作、为我们拍照、为我们制造商品的人,都生活在我们这充满过度期望的世界里。我们甚至期望外国人也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如此习惯我们的幻觉,以至于将它错当作现实。我们要幻觉。我们要越来越多的幻觉,更大、更好、更鲜明。它们是我们创造的世界:形象的世界。

 

如今,所有人都告诉我们,我们需要更多信仰,更强大、更深刻、更无所不包的信仰,对美国、对我们所做之事的信仰。这在长期而言或许会是真的。但我们现在该做的,是破除幻觉。最折磨我们的,不是我们对美国做了什么,而是我们以什么形象替代了美国。令我们遭受不幸的,并非我们的恶习或软弱,而是我们的幻觉。使我们忧心忡忡的,不是现实,而是我们用以取代现实的形象。

 

察觉这些幻象不会解决我们世界的问题。但如果不去察觉幻象,我们就永远无法找到真正的问题。驱逐世上由我们创造的鬼魅,不会带来力量,从而使我们征服真实世界中的真实敌人,或是重新打造真实的世界。但这可能帮助我们发现,我们并不能按我们的形象重塑世界。这会解放我们,磨利我们的眼光。这将驱散迷雾,使我们得以面对与全人类共享的世界。

 

 
 
 
 
 

编    辑:Siril     责任编辑:杨长云

编    审:孟庆龙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推文 | 欢迎转发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联系信箱:ahrachin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