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共享 > 学术信息

学术信息

研究资源

教学资源

域外来鸿

新书推介 | 大夏世界史研究:论文选题与写作

更新时间  2023-10-12 作者:mushuchi
书目信息

 

书名:大夏世界史研究:论文选题与写作

主编:梁志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时间:2023年9月

ISBN:9787547322130

 
 
 

主编简介

 

梁志,1975年10月生,历史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系主任,兼任华东师范大学周边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高校一类智库)研究员,主要从事美国外交史以及朝鲜半岛和缅甸问题研究。著有《冷战与情报:美国“普韦布洛”号危机决策史》(2014)与《冷战与“民族国家建构”——韩国政治经济发展中的美国因素(1945-1987)》(2011),并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和Diplomatic History、Journal of Cold War Studies、Asian Perspective、The China Review 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青年项目各一项。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各级政府科研成果奖励。决策咨询报告多次获得国家主要领导人批示和省部级及以上政府部门采纳。

 
 
 

内容介绍

 

本书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史主讲教授、副教授在权威期刊上公开发表的论文为例,从学术论文写作指南的角度出发,按照选题由来、研究历程、写作技巧三个模块,向初步进入世界史研究领域的研究生们介绍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与技巧。作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研究生教材,本书对于世界史研究生来说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体现了学术写作训练之于研究生教育的必要性。

 
 
 

编辑推荐

 

·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相关领域权威学者为世界史研究生所开的“写作课”

· 以教师亲历经验,细致教授破解文科学术写作中所遇的难题与困境

· 以见刊论文为例,展现从策划选题、研究提炼到编辑发表的全过程

 

 
 

目录

 

绪言

---------------------

第一部分 论文选题与写作示例

 

如何将冷战国际史研究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嫁接”在一起?(梁志/文)

 

“小题大做”:如何以小切口阐发大问题(梁志/文)

 

如何谋篇布局?——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约研究为例(徐显芬/文)

 

如何从公开史料中挖掘和开展外交史的“话语”课题研究(陈波/文)

 

如何“发现问题”?——以对1964年中国与联邦德国伯尔尼接触的研究为例(葛君/文)

 

问题与逻辑——以中法就派遣商务代表的互动研究为例(高嘉懿/文)

 

对“老问题”的“新探索”——以对1949年斯大林调整对华政策的研究为例(郝江东/文)

 

材料阅读与研究思路的建构——以冷战时期在华越南实习生的思想政治研究为例(游览/文)

 

学位论文的选题写作与发表:以个人硕士论文为例(谷继坤/文)

 

把握学术前沿的必要性——以冷战背景下中国的动物外交研究为例(刘晓晨/文)

 

---------------------
第二部分 学界研究动态

 

当代中国外交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前瞻(梁志/文)

 

近二十年中国冷战史研究:进展、缺憾与未来突破点(梁志/文)

 

---------------------

第三部分 部分相关专题论文

 

中美缓和与美韩同盟转型(1969—1972年)(梁志/文)

 

“普韦布洛”号危机决策与美国的国际危机管理(梁志/文)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约谈判过程研究(徐显芬/文)

 

“第二中间地带”策略与1964年伯尔尼接触(葛君/文)

 

1955—1957年中法围绕商务代表问题的外交互动探析(高嘉懿/文)

 

中国工人“赴苏援建”问题的历史考察(1954—1963年)(谷继坤/文)

 

无言的使者——冷战背景下中国的动物外交研究(刘晓晨/文)

 

精彩节选

(向上滑动阅读)

 

绪言(梁 志)

 

近几年,笔者给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史,特别是冷战国际史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开设了一门名为“论文选题与写作”的专业选修课。一道讲授这门课程的还有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的邓峰教授、徐显芬教授、陈波教授、葛君副教授、赵继珂副教授、谷继坤副教授、郝江东副教授和高嘉懿副教授。之所以设计了这门课程,主要是希望能够从“实战”的角度向已经初步进入冷战国际史研究领域的同学介绍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本人进入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在恩师崔丕教授的指导下,我开始尝试利用《美国对外关系文件》(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进行战后美国外交史研究。那时,较为完整地收藏了《美国对外关系文件》的国内机构大概只有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外交学院和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所以彼时基本上还只能通过复印的办法获取这套大型档案文献集。为了完成硕士论文写作,我专程赶赴北京和南京复制《美国对外关系文件》。

 

反观20年后的今天,获取冷战国际史研究一手文献的渠道已广为扩展,便利程度更是大大提高。以美国档案为例,目前可行的查找途径至少有以下几种:第一种,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国家安全局等机构经常根据《信息自由法》(The 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 FOIA)在各自的网站上解密和公布档案;第二种,美国国务院网站和威斯康星大学图书馆网站提供了《美国对外关系文件》电子版;第三种,美国盖尔集团开发的《美国解密文件在线》(U.S. Declassified Documents Online, USDDO)和美国国家安全档案馆编辑的《数字化国家安全档案》(Digital National Security Archive, DNSA)两个大型数据库收藏美国档案文献的总量均在数十万页以上;第四种,美国国家档案馆开发了《档案获取系统》(Access to Archival Databases, AAD)数据库,其中包含 RG59 和 RG330 等档案群组在内的大量涉及战后美国外交和军事事务的档案文献;第五种,前往美国国家档案馆和各总统图书馆搜集未刊档案;第六种,日本学者石井修编辑的大型美国档案文献集《美国对日政策文件集》,主要收录“二战”后美国对日本、中国和朝鲜半岛的政策文件,至今已出版近50期,总量达到数百卷。 

 

除美国外,大约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英国、法国和德国等西方国家相继大批公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档案文献。不久以后,中国官方研究机构如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现并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及档案管理部门等陆续编辑、出版了规模十分可观的关于中国领导人的年谱、文选、选集、文集、文稿、传记以及官方档案集。自 2004 年开始,中国外交部档案馆接连公布了三批档案,档案形成年限分别为 1945—1955年、1956—1960年以及 1961—1965年,总量超过八万卷。同样,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和东欧各国先后大批公开冷战时期的官方档案资料。更为值得注意的是,蒙古、韩国、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印度等很多国家涉及冷战的档案文献也处于不断解密和开放当中,有的时限已延至20世纪80年代甚至90年代。

 

综合观察当下各国的档案文献解密和开放状况,可以说在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冷战国际史研究领域的研究生基本上不会再陷于“无米之炊”的困境。在此种情况下,需要重点提升的可能是外国语言能力、史料分析技巧以及论文选题和写作水平。

 

关于论文选题和写作,看起来应该是研究生学术训练的基本功,但对于大多数初入研究领域的学子而言却并非易事。近十余年,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除个别同学外,他们中绝大部分的学位论文选题均由我来指定。其间,为了让学生了解我所指定的选题的意图,我会尽可能从既有研究状况、史料来源、学术价值等多方面进行详细说明。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希望他们在今后独立从事研究工作时能够寻找到适合自己且具有长远学术意义的题目。题目确定后,接下来便是资格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写作。就个人的观察来看,国内的相当一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校都要求博士研究生在论文答辩之前公开发表两篇到三篇 CSSCI 来源期刊论文(即所谓的“资格论文”)。“资格论文”的发表可能是冷战国际史研究领域的博士研究生面对的最大难题,瓶颈之一便是选题和写作能力不足。关于后者主要表现为以下多个方面:所拟定的标题无法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出现“文不对题”的尴尬局面;摘要部分以叙述为主,显现不出作者的核心观点;既有研究评介以“介”为主,几乎看不到“评”的成分;列举前人研究成果时主次不当,层次不明,甚至没有取舍,将一些非学术性的作品也纳入其中;布局谋篇时或忽略了背景介绍,或各部分着墨不均,或节与节之间逻辑不清;正文太过专注于罗列“珍稀”史料,几乎完全依靠史料“自己说话”,做不到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结论部分就事论事,既不能在时间上纵向延展,又不能在空间上横向比较;中文表达能力不足(语法错误、表意不明、用词单调、句式杂糅),特别是在引用外文文献时翻译痕迹过重,不符合中文表达习惯。

 

在“论文选题与写作”这门课上,主讲教师会以自己已经公开发表的一篇或几篇文章为例,呈现从研究到发表的历程:从选题、史料搜集和解读到设计论文结构和成文,甚至还包括投稿、按照编辑和外审专家意见修改等。之所以安排九位老师一同上这门课,主要是考虑到每位研究者都会有各自的写作风格,而不同的研究课题可能也需要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通常情况下,主讲教师会要求同学提前阅读有关论文乃至于其中涉及的史料。课堂上或课后,主讲教师也会和同学们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了解并尽可能解答他们遇到的困惑。实践下来,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大概可以达到最初的预期。 

 

为了在更广的范围内“分享”中国冷战国际史研究领域部分中青年研究者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2018 年底笔者决定组织编写一本与这门课同名的教材。需要说明的是,参与编写教材者不仅仅限于课程主讲人,还包括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周边国家研究院 / 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的其他几位中青年教师。在体例安排上,大体遵循课程内容的设计方案,包括四个组成部分:“选题由来”“研究历程”“写作技巧”与“论文全文”。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收录的“论文全文”与正式发表的存在某些细微的差异,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作者手中并不掌握论文正式发表时的 word 版本、作者在此次撰写教材内容时对论文文字作了局部修订以及主编在统稿过程中在文字表述或注释格式等方面作了部分微调。从适用对象上讲,这部教材适用于冷战国际史、当代外交史、国际关系史等专业方向的研究生或本科生。坦率地说,编者并无力贡献给初入冷战国际史研究领域的学子们一部“登临华山”的“秘籍”。如果同学在探索研究路径和思想呈现方式时能够从这部教材中偶拾灵感,那我们此前的诸多努力便已获得了最大的回馈。

 

 
 
 

编    辑:张晓云   责任编辑:赵辛阳

编    审:孟庆龙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推文 | 欢迎转发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联系信箱:ahrachin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