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会动态 > 学术通讯

学术通讯

通知公告

学者专栏

梁茂信:平凡的生命,不平凡的人生——追念好友任东来教授

更新时间  2013-05-13 作者:梁茂信

54日送别东来后、返回长春的路上,我一直都在不停地回忆着与他的交往历程。我们是在19888月份南开大学举行的美国总统研讨会上认识的。那次会议上,我认识了许多人,其中有杨生茂先生、张友伦先生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梅仁毅先生等。在当时认识的青年人中间,还有剑鸣和师兄黄仁伟等人。当时的东来,刚刚获得博士学位。那时我就知道,他也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位美国史博士。在那次会议上,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的东来,非常开朗,十分健谈,自然成为我们同龄人各类活动的一个中心。第一次见面,他就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似乎没有烦恼,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当时的我,刚从美国留学回来有一个多月,对国内的美国史研究的情况一无所知。所以,见到东来,还真有一种兴奋、羡慕和佩服的感觉。

与东来交往的第二次是在1990年开封的美国史年会上。在这一次会议上,我认识了刘绪贻、刘祚昌和黄柯可、黄安年等各位先生。在当时的青年才俊中,我还认识了王旭和晓德兄等人。在小组讨论会上,我与东来分别坐在刘绪贻教授两侧。我在小组会上宣读的论文是《美国兼并夏威夷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外交战略》。小组讨论结束后,东来和我交谈,自然对我的文章夸赞了一番。我于是就提出,请他提出批评意见。说一句实在话,我很想听听他的意见。一是因为我的历史基础薄弱,研究功底几乎没有,二是因为自己想考博士,对博士很敬仰,感觉到博士读的书多,知识广博,判断能力强,学术水平高。没想到,东来对我的文章看得认真,大约在会议结束后的一个多月,他就写了一封信,谈了自己的感受,对于文章的改进提出了中肯的意见,这件事情让我十分感动。也正是有他和其他学者的意见,那篇文章我经过修改后,发表在1992年第2期的《世界历史》上。这篇文章对当时的我,具有十分重要的激励作用。同时,也正是这篇文章,我与东来的友谊,在光阴荏苒中进一步加深。

东来从不摆架子,很是平易近人。所以,在朋友圈子和学生中,有着很好的人缘。我此次到南京为他送行,发现来宾数量之多,确实有点意外。但是,如果从他平时为人处世中表现出的亲和力这个角度考虑,我又感觉到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在后来一次又一次的美国史研究会上,总能看到他耐心地与前来讨教的学生交谈。

东来虽然比我小两岁,但是,从大学入学时算起,他又是我的师兄。特别是他在东北师范大学读本科的时候,他跟随我的导师丁则民教授学习美国史。后来,当他谈到硕士前与丁老师学习美国史的经历的时候,他都显得很自豪,也很享受。最令我难忘的是,他的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成专著之后,他特意赠送我一本,还请我提出批评意见。由于我对抗战时期的中美关系知之甚少,何谈批评与高论?我没有提出什么意见,倒是对东来的著作,认真地阅读了一遍,领略了他的研究功力,感觉他的确在其中倾注了很大的心血。当然,在东来的学术生涯中,最令我佩服的是,大约在2000年前后,东来开始研究美国宪政史,他通过多种渠道,采集资料,积极探索,很快成为国内研究美国宪政史成绩最为突出的学者。到目前为止,说他是美国宪政史研究的第一人并不为过。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他所开辟的新的研究方向,却因为英年早逝而被打断,这对于中国美国史的研究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我在与东来相处的过程中发现,他是一位自然的人,是一位纯粹的学者型人物,他从来不伪装自己观点。在不久前与到南京大学的几位朋友的交谈中,大家都提到东来的认真、单纯、诚实和一丝不苟的优秀品质。他的这些美好的品德同样也表现在他对国内学术腐败和造假的不良风气的关注方面。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他就不断地发表文章,对于社会上那些通过种种方式造假,获取文凭的腐败现象,挥笔痛批,不留情面。在2000年以后,他积极地参与到学风建设的事业中,通过自己的研究,示范学术规范,防止更多的青年人出现学术造假或者抄袭的现象。他在这个方面的工作和努力,是值得称道的。

当然,东来的学术研究兴趣是多方面的。翻开他的研究成果,我们都会感到十分惊讶,不仅专业性学术成果美不胜收,而且,还有许多是做人、做事、对现实生活有感而发的文章。这些文章的背后,都表现出他心中有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现实关怀。虽然这种现实关怀,是我们当代学者中比较普遍的一个现象,但是,我与东来相比,倍感汗颜。从他的身上,我感受到了一个学者所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的重大。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的思考和关注焦点仅仅局限于文本的解读和对过去的纯粹性研究方面,还应该站在述往思来的角度,做一些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工作。

有一件事情,我感觉到有些无法释怀的遗憾。我觉得愧对东来。在几年前,我们两人聊天,曾经提到我选择一个合适的机会,让他到东北师范大学主持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在过去几年间,因为种种原因,我一直没有兑现。去年,我们一起去美国参加美国历史学会(OAH)年会的时候,又一次提起此事,可是,这次经历却成为我们两人之间的最后一次合作。在东来去年7月份发现病情后,我们还一直在联系,他对病情表现出的乐观和信心,也让我多了几分安慰。甚至在春节期间,我们还通过电邮互相祝福。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竟然成了我们最后的诀别。

听南京大学的好友说,东来一直在与病魔作不屈不挠的斗争。他对生命的渴望,对世间美好生活的留恋,着实让人感动。他在病情不太严重的时候,每逢有人探望时,他仍然是那样的乐观,那样地留恋着养育他的土地,留恋着他的家人和学生。他带给别人的永远是笑容,留给自己的却是无言的痛苦。在我们多年的交往中,他的笑容,好似永不衰败的鲜花。与他的交往,总是一种不尽的享受。

东来吾兄,一路走好。我永远不会忘记你。你人生虽然短暂,但是,却书写了不平凡的篇章,相信你的道德文章会激励你的学生,以及未来对学术事业执着追求的晚生,他们会不断地探索,把我们从前辈手中继承的事业,进行到底。

放心吧,东来,一路走好……!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梁茂信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联系信箱:ahrachin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