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会动态 > 学术通讯

学术通讯

通知公告

学者专栏

生命之火不熄,战士永远屹立——记美国史专家黄绍湘

更新时间  2014-04-13 作者:文枫

      她,清华大学“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骨干,与国民党特务进行坚决斗争,她是一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她,潜心研究美国史,几十年如一日,她是一位执著的历史学家、中国以马克思主义观点撰写美国史的第一人。

  她,在艰苦年代辛勤养育了三个儿女,使他们各有所长,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为此,有人称她“集革命者、美国史专家、母亲于一身”。

  如今,她已达97岁高龄,离期颐只差三年,算是名副其实的老寿星了。这位寿星就是中国美国史研究专家黄绍湘。

  清华园里走出来一个“小钢炮”

  黄老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法学家。与其他女子不同,黄老自小就有一股“倔劲儿”。正是凭借这股“倔劲儿”,她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点燃了自己的理想之火,并且长久不熄。

  由于母亲“重男轻女”,黄老在生活和学习上处处受到限制。中学时期,为了省钱买书,黄老常以喝盐水、吃烧饼度日。她15岁时,父亲就任国民政府大法官及立法委员,举家迁往南京。倔强的她不愿在荣华富贵中依靠父母,坚决留在北平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1934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正当她勇攀知识高峰时,日本侵略者却步步紧逼,平津地区危在旦夕。强烈的爱国热情促使她参加了1935年12月9日的学生救亡运动,并且成为清华大学“一二·九”运动的骨干。那时,黄老经常在上万人的学生集会上发表抗日演讲,虽然没有麦克风,但她的声音却异常洪亮,极大地激起了同学们的革命热情。因此,同学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小钢炮”。在参加高碑店卧轨抗议后,她成为最早的民先队员之一。1936年6月,黄老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岁月,黄老不仅开拓了视野,增强了革命斗志,而且还锻炼了自己的体魄,使得她“在历史的钩沉中,经住了磨炼”。清华大学有重视体育的传统,学生的体育成绩不及格,就不能毕业。由于黄老读中学时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学习文化课上,从不注意体育锻炼,因此,体育成绩欠佳成为她顺利毕业的“拦路虎”。“清华女同学少,在篮球、排球班级赛中,女同学个个必须上场,这对我是一场灾难。”据黄老回忆,在篮球赛中,她经常摔跤或被撞倒,甚至被撞得流鼻血,最后被迫下场。在排球赛中,黄老通常被安排在末排角落的位置上,这个位置的球非常难接,必须呈下蹲的姿势才能把球托回去。结果,对方连连得分。但是,黄老毕竟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在老师的帮助下,她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毕业考试时,黄老在俯卧撑、跨鞍马等体育项目上样样都达标。

  坚定的信念成就学术理想

  “做人要有理想。人活着,就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且要锲而不舍。做事、做学问,也一样。”黄老对崇高理想的孜孜追求和对学术事业的坚定信念,演化成她生命中的一棵棵常青树,这也是其成就学术理想、得以长寿的精神支柱。

  1943年3月,经南方局领导同意并给予部分资助,黄老在竞争激烈的出国考试中脱颖而出,赴美留学。1944年9月,黄老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美国史硕士学位,这里有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浓厚的学术氛围,为黄老进行美国史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然而,黄老在美国留学的日子并不是一帆风顺,她一边刻苦学习,一边积极参加革命工作,因而经常会受到国民党特务的跟踪、威胁、恐吓,甚至殴打。1946年6月,黄老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历史学硕士学位。第二年,黄老毅然放弃在美国的优越条件,仅带着自己收集的美国史资料回到了祖国。

  新中国成立后,黄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美国史研究中去。由于国内资料相对缺乏,承担的工作任务异常繁重,又缺少助手,黄老著书的过程异常艰苦。黄老怀孕后妊娠反应极为强烈,只能一边呕吐,一边坚持写作。1953年12月,黄老终于不负众望,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美国史专著《美国简明史》。学界泰斗陈翰笙给予评价说:“这部《美国简明史》是我国解放后史学中第一部关于外国通史的著作。其内容、组织和笔调都很好。附录的四种材料都切合实用,其中作者精选的参考书目尤为出色。这部有价值的历史著作是值得向读者推荐的。”

  改革开放前,美国史研究长期处于“冷门”状态,不但如此,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从事学术研究还要冒很大风险。“文革”期间,广大知识分子深受迫害,黄老也未能幸免于难。由于之前因结肠肿瘤做过大手术,黄老的身体已十分虚弱,两次被批斗时都昏倒在地。尽管如此,黄老从来没有想过放弃自己的学术理想。在批斗中,她心里仍念念不忘美国史研究。手稿史料被抄走,她就重新收集资料,重新思考问题,并把心得偷偷地记录在一张张小纸片上,这为其后来出版《美国通史简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后,黄老迎来了她学术研究的“春天”,关于美国史的大部分文章也都是在这时写成。1979年,《美国通史简编》(63万余字)正式出版,该书被学界誉为“极具标志性、代表性的美国史专著”、“美国史走向繁荣的第一部代表作”、“开创中国美国史研究新局面的力作”。

  1985年后,黄老作为知名学者,先后两次前往美国访问,并应邀赴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等七所大学讲学。她说:“从我学成归国,到我再来美访问,时间流逝了将近四十年。虽然黑发变白,但我的初衷未改。”这句话恰恰反映了黄老对学术事业的坚定信念。

  生命的脚步愈走弥坚

  2007年11月11日,黄老的丈夫毕中杰病逝。不论是在艰苦的地下斗争中,还是在研究著述的每个日日夜夜,毕中杰始终是黄老最坚强的后盾。因此,丈夫的离开让黄老陷入极大的悲痛之中。祸不单行,黄老那时又因右髋肱骨骨折住在医院,做手术时并发泌尿系统感染、老年肠梗阻。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并没有让黄老退缩,因为她是一个豁达的人,一个有革命理想的人。在病榻上,黄老这样写道:“伏枥老骥勤奋蹄,烛泪蚕丝心愈丹。”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黄老咬紧牙关,终于度过了这段最艰难的日子。

  进入耄耋之年,黄老不可避免地患上一些老年疾病。为了与病魔作斗争,黄老特别注意身体锻炼和健康饮食。例如,黄老平时喜欢打太极拳,右腿骨折以后,行动有些不便,她就在轮椅上坚持锻炼,还自创了轮椅上的太极拳;医生告诉她,行走锻炼对身体康复十分有益,她就每天坚持行走,绕着屋子一步一步地前行,她的双手变得坚强、有力;只要天气好,黄老尽量坚持到户外活动。在日常饮食上,黄老特别讲究清淡、少油、少盐,按照“少食多餐”、“按时定量”的原则,认真做到“生熟分离”。值得一提的是,黄老的长寿和健康也得益于家人对她细致入微的照顾,从消毒碗柜、饮用水、药品的选择,到记录每天的体温、血压等身体状况,都离不开家人的帮助。在自己和家人的共同努力下,黄老的身体一天天恢复,生命的脚步愈走弥坚。

  如今,黄老年事已高,但其思维依然清晰,每天坚持读书、看报,思考国内外热点问题。由于双耳失聪,黄老与别人沟通时需用“笔谈”方式,但她的视力和表达能力甚好,能看外文资料,还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她在给清华学友郑天翔的信中写道:“我现在积极锻练、坚持工作、乐观生活,都是为了完成一个心愿,在中国美国史研究中,把马克思主义进一步运用和发展。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和中美关系,更坚定了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美国史研究的决心和信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黄老就是这样一位不断求索的人。正如她在自传中说:“我从年轻时起,就为理想而奋斗,在我的迟暮之年,我仍然要保持顽强的意志。我是活到老奋斗到老,生命之火不熄,战士永远屹立。”  

  黄绍湘(1915.5.10— ),女,祖籍湖南临澧。中国美国史研究主要奠基人之一。1987年8月从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所离休。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待遇。2006年被评为中国社科院首届荣誉学部委员。主要著作有《美国简明史》、《美国早期发展史》、《美国通史简编》、《美国史纲》、《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文选·黄绍湘集》等。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联系信箱:ahrachin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