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会动态 > 学术通讯

学术通讯

通知公告

学者专栏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美国史工作坊暨青年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座谈会

更新时间  2018-09-28 作者:东北师范大学团队

会议内容

2018年9月22日,上海大学文学院院长张勇安教授、浙江大学世界史研究所所长张杨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付成双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丁见民教授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副主任侯深教授做客东北师范大学美国史工作坊暨青年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座谈会,五位学者分别就不同主题进行学术报告,并与历史文化学院的青年教师进行了学术交流。座谈会由东北师范大学美国研究所所长梁茂信教授主持。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美国史工作坊暨青年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座谈会


张勇安教授在题为《西方医疗社会史研究:新议题、新路径、新方法》的学术报告中,从近年来西方史学界研究方向的统计数据入手,介绍了西方学界在医疗社会史方面的研究动向。首先介绍了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高校中的医疗社会史研究机构。而英国高校中从事医疗社会史研究的学者多接受人文学科的学术训练,而美国方面则更为注重学者的医学背景,大部分从事医学社会史研究的学者都有从医经验。其次,医疗社会史的兴盛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张勇安教授向听者们介绍了以惠康基金会为代表的慈善机构对相关机构和个人的资助项目。值得注意的是,新殖民医学史、冷战医学史、动物医学史和对国际组织与卫生史等方面是为近期项目热点。纵观西方医疗社会史研究的现状,大数据分析的运用、宏大叙事的复兴、研究视野的全球转向和比较研究的兴起是为其新的路径和方法。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美国史工作坊暨青年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座谈会


张杨教授以题为《“冷战共识”下美国社会科学家的徘徊与选择》的学术报告关注了冷战对美国内部的影响。张杨教授认为,现有的冷战史研究已开始从关注世界格局和大国关系的外部研究,转向了冷战对大国内部影响的研究;指出冷战期间,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不仅存在对立与竞争,也在互相了解的过程中“越来越像”,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受到冷战的影响,也开始采用较为“非美”的手段处理国内事务。在“冷战共识”氛围的影响下,美国学术与政治的边界变得模糊,官方力量开始介入学术研究。二战结束初期,美国联邦政府和学界就政府是否能资助社会科学研究进行大讨论,并最终以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成立宣告,美国联邦正式开始以立法的形式资助社会科学研究。随着国家对学术的介入成为大势所趋,美国学者对此做出了不同选择,出现了积极入仕的屈从者、提供专家建议者、预言式的对抗者、退回书斋的象牙塔学者等四类学者。很多学者不同程度地、或自由或被迫地介入了冷战的政治共识,为政治利益服务。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美国史工作坊暨青年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座谈会


付成双教授以宏观的视野和批判的精神做了题为《环境史视野下的美国现代化》的学术报告,探讨了美国现代化与环境史变迁的深层次关联。付教授介绍了现代化和环境史等相关概念以及学界的阐释。以美国工业化摇篮——斯莱特纺纱厂为切入点,指出现代化的环境代价,尤以西部开发、工业化及城市化的环境考验最为深刻。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环境保护主义兴起,“发展”与“保护”的观念便开始进行博弈。从阿科迪亚传统中的“征服自然”到进步主义时期的资源保护运动、罗斯福的环境新政与后现代环境保护主义的兴起,美国人的环境观经历了从“个人中心主义”向“生态中心主义”的转变。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生态智慧及生态现代化的环境史观解决了生存优先还是保护优先的疑问。而东西方不同时期的环境观也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美国史工作坊暨青年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座谈会


丁见民教授以《跨大西洋视野下英国医疗信息在北美大陆的传播》为题的学术报告向听众们展示了跨大西洋研究的最新进展。丁教授指出,殖民地时期的西方医疗是对欧洲古典医疗制度的继承,各种“偏方”和传统理疗手段通过多种信息载体传播到北美地区。其中,往来书信、印刷品、科普杂志与医疗人员、留学生群体的跨大西洋流动是为那一时期的主要信息交流载体。丁教授以天花接种技术在17世纪经由英国传播到北美地区为例,介绍了医疗信息在各英属殖民地的传播过程。丁教授指出,尽管当时现代医疗体系仍未建立,但在英帝国框架体系内,跨大西洋的医疗信息交流为北美早期医疗体系奠定了基础。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美国史工作坊暨青年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座谈会


侯深教授以题为《档案:迷人的陷阱——兼论超越种族、阶级、性别叙事的可能》的学术报告,分享了自己对史学档案在选择、运用和分析方面的思考。侯教授指出,20世纪60年代西方史学界的研究视角自上层、精英、男性转向了下层边缘群体,这直接引发了一场档案革命。在这场革命中,档案的来源与载体发生了变化、史家的阅读视角与心态也发生了改变,看似迷人的档案也埋伏了诸多陷阱。“数量上的有限性”、“类别上的同质性”与“内容上的虚构性”成为了史家在档案选择与运用上遇到的陷阱,而其中最为危险的陷阱则是史家“因共情而生的道德预判”,这导致了史家在解构精英历史旧神话的同时,建构了边缘人群的新神话。那么,现有的史学叙事是否有超越种族、阶级和性别视角的可能?侯教授以旧金山华人移民的城市环境史视角为个案,通过对华人移民迁出地与迁入地环境变化的研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美国史工作坊暨青年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座谈会


欧阳贞诚老师以《冷战与美国华人“模范少数族裔”理论的起源》为题论述了冷战与美国华人“模范少数族裔”理论产生的关系,他认为从1943年《排华法案》废除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出于遏制共产主义阵营的考量,通过接纳大批华裔知识分子难民永久居留或入境,并以新闻媒体和小说等作为载体宣传华裔移民的美好文化特质等策略,迅速推动了美国华裔公众形象从“黄祸”向“模范少数族裔”的转变。最后,欧阳老师指出,“模范少数族裔”理论的提出于当时的美国社会而言有其现实意义,从国际层面来说,可应对共产主义世界对美国种族关系问题的指责和批评;从国内层面来说,在褒扬亚裔的同时,也含沙射影地批评了其他少数族裔的不作为。但从学理角度来看,该理论忽视了亚裔内部存在的差异,同时也有“神话”亚裔的嫌疑。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美国史工作坊暨青年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座谈会


吕洪艳老师以《试析新政前美国女性单亲家庭福利项目的缘起及实践》为题的学术报告,从观念、行动和立法三个层面分析了新政前美国女性单亲家庭福利项目的缘起及实践。20世纪初,美国社会对致贫原因看法的改变、大众文化对家庭价值的赞扬和对母亲角色的高度认可,促使“母权主义者”和青少年法院法官开始通过期刊杂志宣传和社会试验等方式来对母亲津贴项目进行有益尝试,在这些组织和个人的推动下,与单亲家庭母亲津贴相关的法案在美国各州以野火燎原之势迅速通过,对历史上美国福利国家的构建产生了深远影响。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美国史工作坊暨青年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座谈会


伍斌老师以《“他乡”成“故乡”:当代美国外来移民的同化困境及影响》为题的学术报告,对美国1965年移民法颁布后外来移民的概况进行了描述,探讨了美国社会族裔多样性的进一步发育,认为1965年后美国以亚洲移民和拉丁美洲移民为主体的外来移民遭遇了同化困境。这一困境的产生,不仅与移民群体自身的迁移特点、在美国的生活模式紧密相关,也同时受到多元文化主义对多样性追求的影响。相较于移民同化困境的积极影响,美国社会更关注其所引发的问题,如族裔冲突加剧、非法移民膨胀等。最后,伍斌老师指出,虽然1965年后的移民与早期西北欧移民存在诸多不同,但研究当代移民同化问题切不可忽视对早期移民同化模式的借鉴,它们之间仍存有一定的关联。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美国史工作坊暨青年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座谈会


高科老师以《试析美国早期国家公园管理的历史困境——以黄石国家公园为例(1872-1916)》为题的学术报告分析了美国早期国家公园管理的历史困境。基于对美国早期国家公园大量史料的梳理,分别从国家公园的立法、管理制度、建设与开发、诸多利益群体的博弈及功利主义环境观的影响进行论述,指出了1916年国家公园局成立之前,黄石公园经历了诸如体制、管理理念混乱、各方利益群体相争的困境。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美国史工作坊暨青年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座谈会


在下午的讨论环节中,五位专家对四位美国史青年学者提出了十分宝贵的建议。教授们指出,学术论文在选题上应兼顾特殊性和一般性,在写作中应重视学术史的梳理,厘清概念的内涵、外延。力求避免在论文撰写中盲目求全,重点分散,缺少问题意识,研究视角不新等问题。最后,梁茂信教授对各位教授的点评进行总结与致谢,指出了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美国史工作坊对于青年教师与学子的助益。与此同时,梁茂信教授呼吁美国史学界的诸位专家学者和学生踊跃参与2019年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成立40周年的纪念活动,期待大家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稿件,纪念美国史学会的成立、致敬美国史学界前辈。



2018/9/22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美国史工作坊暨青年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座谈会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联系信箱:ahrachin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