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会动态 > 学术通讯

学术通讯

通知公告

学者专栏

“全球视野下的美国早期外交史” 研习营第一天

更新时间  2019-06-19 作者: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全球视野下的美国早期外交史”

研习营第一天


2019年6月17日,由中国美国史研究会(AHRAC)和美国历史学家协会(OAH)联合主办、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承办的“全球视野下的美国早期外交史”研习营在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领先楼正式开营。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李步洪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社会历史学院王晓德教授,社会历史学院党委书记陈尚旺研究员,社会历史学院副院长孙建党教授,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艾米·S. 格林伯格(Amy S. Greenberg)教授,以及全体营员参加了开幕式。

“全球视野下的美国早期外交史”  研习营第一天

研习营主讲人艾米·S. 格林伯格(Amy S. Greenberg)教授


孙建党教授主持研习营开幕式并致欢迎辞,他向美方主讲格林伯格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付成双教授和丁见民教授、厦门大学历史系的韩宇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姚百慧教授等中方主讲以及参与研习营的国内各大高校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同学们表示热烈欢迎,祝愿此次研习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美方主讲格林伯格教授对王晓德教授、孙建党教授的邀请表示诚挚感谢。格林伯格教授简单介绍了自己近24年来的学术经历,并表示开营期间她将从不同角度讲解美国早期外交史,期待和研习营成员们度过充实愉快的一周。

李步洪教授欢迎格林伯格教授参加“全球视野下的美国早期外交史”研习营。李教授介绍了福建师范大学的校史和现状,强调本次研习营在促进国内外交流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拓展国内学者的国际学术视野,及时把握最新的学术动态,促进青年学者的交流与进步。

陈尚旺书记介绍了社会历史学院世界史学科概况,尤其是近些年在王晓德教授带领下美洲区域史研究方面取得了的一些重大成果,认为经过改革开放后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美国史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新时代给历史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希望此次研习营活动能够有助于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同学们之间增进友谊,共攀学术高峰!

随后,全体与会嘉宾、老师和研习营成员移步领先楼前合影。


开幕式结束后,格林伯格教授开始了本次研习营的第一讲。

首先,她详细介绍了美国早期外交史的研究范式,并将其分为传统范式和新的范式。传统范式分为六部分:(1)讨论美国在全球帝国权力结构中的地位;(2)英国对美国平等地位的承认;(3)司法与行政力量在外交事务上的权力平衡问题;(4)天定命运论,扩张是“自然的”而非帝国主义式的;(5)门罗主义;(6)黑奴问题。新的范式包括七部分:(1)重新阐释“天定命运”;(2)将印第安土著视为国外势力;(3)文化外交;(4)非国家力量,如移民、传教士、商人、游历者;(5)跨国交往塑造了美国与其它国家;(6)早期美国外交行为是帝国主义行为吗?(7)推动美国早期扩张的社会力量:种族、阶级、性别。

在课程的下半段,格林伯格教授抛出了几个相关的问题,研习营成员分组进行了充分的讨论。

1、美国是不是帝国主义国家?

从文化特别是大众文化的角度来讲美国是帝国主义。20世纪以来,美国大众文化在欧洲、亚洲等地区广泛传播并渗入,其中好莱坞在全球范围内的巨大影响力就是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表现。

2、“天定命运论”的意识形态是什么?这是为美国所独有的意识形态吗?

美国“天定命运论”的意识形态起源是美国例外论。美国例外论又基于美国的独特的历史经验: 源自新英格兰的清教信仰,快速的人口增长,对英作战的神奇胜利,新颖的政府治理模式和经济制度,以及种族和宗教的优越感都让美国人感到自己被上帝赋予了一种独特的使命。美国人的“天定命运”观是基于美国独特的历史经验而产生出来的,在这种意义上说是独特的。但是所谓的一种民族的优越感并不是为美国人所独有,像中国封建时代中国人所有的中央王国情节也体现了中国人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优越感。

3、一个“弱小”国家可以奉行强硬的外交政策吗?

如果和欧洲国家相比,美国肯定算是一个弱小的国家。说美国弱小的表现是:它追求和欧洲不同的目标;不受到欧洲政治的污染,维护自由和独立;行政权力受到了宪法的制约,具有“有限政府”的传统。在华盛顿告别演说中,他实际上就把欧洲作为美国的对立一面。但美国作为一个“弱小”国家是奉行过强硬的外交政策的。美国早期史中,联邦政府在领土扩张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扩大联邦权力的愿望始终受到了制约。一个例子,内战前,对于奴隶制问题的争论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领土扩张,因为新领土面临是加入自由州还是蓄奴州的问题,会引发各方的争论,也就使得领土扩张不那么一帆风顺了。美国在早期也面临国家构建(state-building 和 nation-building)的问题,但始终受到了宪政体制的约束。

4、华盛顿对理想的外交政策持有什么看法?他担心什么?他为何担心?他给了什么警示?

他认为和睦、自由的国家间的交流应该通过政策的制定、善意、平等和彼此互利的方式来确定下来;通过构建适合的制度、以一种受人尊敬的自保的姿态来关注自己国家的事务。应当时刻注意外部势力不怀好意的计谋,因为我们须对自由人民可能产生的嫉妒心保持警醒、因为历史的经验已经向我们证明外部力量的干涉对我们共和政府来说是最邪恶的敌人;在具体实施国家计划的过程中,这种根植于文化中的对一些国家怀有强烈的情感而对其他国家却百感厌恶的方式应该排除,反之应该培养对所有国家的公正和善意之感。


“全球视野下的美国早期外交史”  研习营第一天

王晓德教授

 17日下午,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王晓德教授和厦门大学韩宇教授先后给学员授课。

王晓德教授从自身的学术经历出发,开展了以“关于研究美国早期外交史的几点体会”为主题的课程。王老师提醒大家首先要善于把握研究角度。苏联的硬实力丝毫不比美国差,却在冷战中以突然解体宣告失败,这引起历史学家的思考。上世纪末,美国历史学家从多个角度探讨冷战终结的因素。受此影响,王老师另辟蹊径,从文化的角度研究美国外交,分别从美国文化对其外交的影响、异域他国如何看待美国文化外交带来的冲击以及怎样应对这种冲击三方面看待文化在美国外交中扮演的角色,并贯穿其学术研究的始终。王老师谈到,如今学术界已从更广泛的角度从事美国外交史的研究,研究者要深入其中,思考新颖的选题开展学术。

其次,做学术需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强调即使聪明人也要下笨功夫。在从事研究之初,为了对美国早期外交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王老师进行了许多看似繁琐、却十分有效的准备工作,如翻译《美国外交大事年表》、《美国革命外交通信文集》和《大陆会议日志》等资料,给自身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最后,王老师强调美国早期外交研究的重要性。从殖民地时期至今,美国历史具有延续性的特点。美国政治制度框架在早期就已确定,美国人对政治文化的认同程度少有国家可以比较,早期外交奠定了美国外交发展的基础。学者们对美国外交的研究大多聚焦于二战之后,早期外交史研究在美国学界仍是块处女地,更遑论国内。因此,美国早期外交史领域大有可为,王老师鼓励大家从事相关方向的学术研究。


“全球视野下的美国早期外交史”  研习营第一天

韩宇教授

 随后,厦门大学的韩宇教授给学员们进行了一堂以“美国老工业城市土地空置问题及治理”为主题的精彩课程。韩宇教授首先对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教授爱丽丝·凯斯勒-哈里斯(Alice Kessler-Harris)、堪萨斯大学历史学教授贝丝·贝利(Beth Bailey)、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王希、厦门大学历史学教授王旭、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梁茂信、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任东来等推动中美历史学界友好交流的国内外学者表示敬意。

通过展示数张突显底特律城市空旷的图片,韩宇教授引入了本次课程的主题。他提出美国老工业城市空置土地的概念,即所有长期未使用或弃置的土地,并介绍了空置土地形成的原因,如空置和废弃的地产;已经被使用、后来废弃的住房、厂房和商业建筑;弃置的铁路、公路和机场。韩宇老师还以底特律为例,阐释了郊区化和阳光地带的发展是老工业城市空置土地形成的重要因素。

老工业城市空置土地的形成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空置土地区域人烟稀少,为美国黑帮和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活动空间,安全环境恶化随之带来的是房地产价值下降,地方政府房产税收入减少,不利于社会福利工作的开展。为解决相关问题造成的恶果,老工业城市政府对废弃的建筑进行拆除,在空置土地上开展绿化,发展城市农业。

底特律等老工业城市中心人口较少,食品生产力低,在空置土地上发展城市农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食物稀缺的情况。此外,空置土地上的绿化治理改善了城市环境,社区安全程度有所提高,房地产增值。

最后,韩宇教授也谈到城市农业并非百利而无一害。城市农业的发展并未形成规模,让人质疑是否会引起土地资源的浪费,而且城市农业存在污染环境的情况,这些问题都有待深思。

至此,研习营第一天的课程圆满结束。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联系信箱:ahrachin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