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会动态 > 学术通讯

学术通讯

通知公告

学者专栏

贺齐文颖先生九十寿诞 | 叶霖:点点滴滴 以馈师恩

更新时间  2020-07-21 作者:秘书处

今年适逢我国美国史研究著名学者、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前副理事长、顾问、北京大学教授齐文颖先生九十寿诞,「美国史研究」公众号将于近期陆续推出《齐文颖文稿》中部分书稿,以向齐先生致以敬意并表祝贺!

本文为齐文颖先生弟子叶霖回顾追随先生的个人经历和感悟,献给齐先生的九十华诞贺文。

图片均来源于《齐文颖文稿》(《美国史探研(三编)》,满运龙、杨玉圣、黄鹏航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杨玉圣主编《学术共同体文库》之一)。

Americanhistory

关注

点点滴滴 以馈师恩

——贺齐文颖老师九旬华诞

叶霖

关于齐文颖老师的学术成就与教学之道,在为齐老师七十华诞出版的《美国史探研》和她八十华诞出版的《美国史探研续编》中,已有介绍。值齐老师九十岁生日大庆之际,作为最年长的齐门弟子,我愿将追随齐老师的个人经历和感悟,作点滴回顾,以馈师恩。

贺齐文颖先生九十寿诞 | 叶霖:点点滴滴 以馈师恩

齐文颖教授与史密斯教授、杨立文教授暨弟子满运龙、陈勇、叶霖、杨志国等合影

当年考研结束、临近毕业时,在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同时,我也湍湍不安。恰在此时,四川大学历史系的伍宗华老师在参加完中国美国史年会后,给我捎来了齐老师的口信:我已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录取为研究生,将师从齐老师学习美国史。当时兴奋之情难抑,从此开始了我们的师生之缘。

八十年代开放伊始,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领域一样,史学正在从“文革”前及“文革”中的禁锢中走出来,摸索着未来的学术走向。在他们那一代年富力强的学者中,刚刚从哥伦比亚大学访学两载回国的齐老师,也正在探索美国史新领域在中国的开拓,身体力行,率先从事美国早期史、早期中美关系史、妇女史的研究。经她邀请来华教学的美国学者,还将城市史、口述史、移民史等新的学术领域和史学理论,推广给当时还很少有机会访美的学者和我们这些在读的学生。这在当时的历史学界,可谓开风气之先,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同行,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齐老师的努力和主持下成立的北京大学燕京美国问题研究中心,将美国图书馆和有关基金会、来访的教授捐赠的书籍,建成一个以美国史专著、工具书和文献为主要特色的美国问题文献中心。记得在读大学期间,我在图书馆只能将读到查尔斯·比尔德的美国史著作。在北大,这些新的著作及时补充了当时国内十分陈旧、严重不足的美国史图书状况,将当时的师生的眼界一下子就带到了学术前沿,也使我们很快建立起对最新研究成果的追求和使用的学术意识。我们这些研究生对于史料、西方文献和注释的了解,也开始于此。这样广博和扎实的培训,使我后来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阶段,能够迅速与国际学术规范接轨,较少感受文化差异的冲击。

作为齐门学子,我们共同感受最深的是齐老师言传身教下的开放意识。当时我们所拥有的外教专家数量、参加的专业讲座和讨论班、见识的各方专家人士,甚至外事接待的实践,可能在北大文科研究生中,都属名列前茅,我们因而思路日新,视野大开。同时,齐老师也引导我们各有专攻,夯实专业基础。比如,当时学制要求研究生学习两门外语,但齐老师则属意专精一门,不必旁骛。

离开北大、参加工作后,我主要从事当代中美关系研究,但不时在外交、学术场合见到齐老师活跃的身影,聆听她对中美关系的洞见与观察。私下里,我与老师也一直保持联系,她积极、热情地鼓励、支持包括我在内的我们这些弟子,到美国留学深造。

最让我感动和难以忘怀的是,在三十年前的那个夏季的混乱之中,我赴美留学的机票,就是齐老师将她女儿的订票转让给我的,如此,我才得以顺利成行。这之后,只要是回国省亲,我都要拜访老师,师生之间,把话家常,亲切如故。

如今,老师年届九旬高龄;作为老学生,远隔大洋,我惟祈老师:天假以年,寿比南山。

本期编辑:江西师范大学团队

编 辑:张欣怡 责任编辑:杨长云

编 审:张勇安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联系信箱:ahrachin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