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会动态 > 学者专栏

学术通讯

通知公告

学者专栏

纪念专辑 | 杨仕文:质真若渝 大方无隅 ——以几个片段回忆缅怀何顺果先生

更新时间  2023-03-25 作者:秘书处

质真若渝 大方无隅

——以几个片段回忆缅怀何顺果先生

 

 

 杨仕文

西华师范大学

 
 

 

1995年从四川一个中学教师考入北京大学,师从何顺果先生,自此结下师生情谊。从硕士到博士,从学习到工作,先生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从神秘到自然、从严厉到慈祥、从生疏到亲近,成为工作生活中的长辈,对我的人生影响川流不息,如影随形。

 

 

师生情谊悠远绵延

 

初入何先生门下,听说这个老爷子很神秘,估计不好相处。当时何先生以美国西部开发研究崭露头角,厚厚的镜片后面是深邃的眼光,这眼光自带威严,仿佛可以看透一个人,我时有紧张,不敢乱说话、多说话。宽严相济的学习与指导,亲历先生对我们的提掖,师门聚会、结伴散步……聊学术、家庭、健康,说他的经历,解世道应对,交流谈笑中自传人生智慧。点点滴滴,渐渐往往,有好事乐意找他分享,有疑惑请他支招,成为一种习惯。

 

1998年1月春节期间留在北京,受先生邀请去他家里过年,印象很深。师母带着孩子回娘家了,却提前烹饪好了牛肉、鸡肉、炸鱼块等,大盆大盘的,好一个“肉管饱”。先生笑眯眯地看着我吃,不断地叫我多吃点。异地过节,一隅笑颜,一世温暖,对于来自西部偏僻地方、数年辗转的我,时时情景再现,感动与怀念长存心间。

 

 

工作后,常常通电话,有时自己或与家人去北京看望先生,事业、家庭、身体以及生活琐事,敞开心屝无所不谈。孩子幼小时和在北京读大学期间,曾与先生和师母吃饭交流,也曾在未名湖畔与老师和师母穿梭漫游,老师谈及与子女的相处、为孙儿选校的烦恼与抉择,表达着被需要、能给予的幸福满足,真实自然不拘一格。关于如何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打开视野和格局,得到先生的指点和帮助,受益终生。

 

学业关照博厚高明

 

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先生在学术领域广泛探索,勇于突破专业边界、打破常规思维,成果丰硕。在对学生的指导上,也是尊重其兴趣、爱好和选择,不划定研究领域,以引导为主。他要求我们,研究历史学要多视野多角度究其一域,不仅看经典著作,读原始文献,还要汲取社会学、经济学等等方面的知识和理念。

 

攻读硕士期间,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美国资料中心发现一些美国立国时期反联邦派的资料,便确定从这个政治派别入手研究美国政治思想,以此作为硕士论文选题,得到老师的支持鼓励和悉心帮助。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去国外工作期间,一边工作,一边阅读翻译反联邦派文集和麦迪逊制宪会议记录,想法是继续在先生门下攻读博士,循着美国政治思想史的角度进行美国史研究。

 

但在国外做工作期间,随着接触事物的变化,我的研究兴趣发生了变化。我们所从事的工程,是以美国公司为总承包商,中国国字头企业分包,地方企业再分分包。结果是,美国人提供解决方案与关键配件,派出一些退休的老头担任监理,美国公司作为总包赚得盆满钵满,为美国公司服务的监理可以拿到非常高的工资,中国人干了最苦最累最重的活,却赚不到钱。此时国外有一些学者研究发达国家的非工业化现象 ,国内触及这个领域的研究稀少,读博士期间便决定转向美国经济社会史研究。征得先生同意后,我开始收集资料。博士期间要求发表两篇文章,由于积淀不够,学习压力很大,眼看着完不成任务。这时何先生交个我一项工作,为廖学盛研究员主持的《世界历史十五讲》(人民出版社2006年)撰写“美国的崛起及世界影响”,先生提供框架思路,我们一起完成了此文。此文后来又收入2007年《中南海历史文化讲座》精编版。在博士毕业前的有一天,我收到一封来自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的来信,大意是“经该书主编初步审定,认为稿子基本可用。因出版该书的具体时间目前尚不确知,考虑到作者面临毕业,特此证明”,这个插曲,是先生对我不显于形却工于心的照料。

 

博士毕业后,在媒体、公司等单位工作多年,我经历阅历甚多,但心中的学术梦依旧念念不忘。如今,回归学术,到大学教书、做课题,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拓展升华,得益于先生循循善诱、不见而章的指导和浸润。

 

学术生活相生相应

 

先生大隐于市,欲求简单,生活的核心内容是学术。他位于燕北园的家,面积不大,却有一个诺大的书房用于读书写作,除了一张书桌和一把小小的沙发,就是堆得象山一样的书。印象中书房越来越小,那是因为书越来越多,可以活动的空间局促。书架划分区域,有显著的目录提示,找书一点都不困难。先生还喜欢泡图书馆,退休之后依旧保持了这个喜好。书是先生的学术命脉,也是先生的生活支柱。

 

先生没有架子,我们师门会随缘见面,随缘交流探讨。毕业后有几次师门聚会,基本都是这样的安排:每个人先介绍自己,交流自己学习心得,畅所欲言;先生最后总结发言。他口若悬河、引经据点、自由发挥,我们仿佛回到校园听他讲课一般,被他的广博智识、咨意快感充盈。工作后有学生从外地去京,都会提前一天打电话,约在学校见面。先生一般会从图书馆出来,携我们去北大食堂吃饭,然后转转校园,看博雅塔、看未名湖。这一路自然就是脑力激荡,先生对学术的新得新知和我们在各地得到的信息因缘际汇,影响着先生的思考。本来,学术并非建立在空中楼阁之上,学术即生活,接地气才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我爱人在国企工作,多次见过何先生,对何老师交流中谈到的一些观点记忆犹新,深感实用。她回忆2000年初在北大燕园餐厅吃饭,先生说有篇文章刚在人民日报发表,真切快意如小孩子般。这篇文章就是《劳动时间不再决定价值——千年经济回眸》,核心观点是“劳动时间已不再是并且必然不再是判断价值的尺度”。我爱人说,同样必要的上班时间,员工积极性、个人能力不一样,价值贡献差异很大,何老师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原理的理论创新,在时代发展和企业运作中得到了应验,具有突破时空和观念的震撼感。目前国企混改在进行中,爱人所在企业正研究生产力中人这个最活跃的因素,探索构建员工活力模型,何老师的理论是有说服力的依据。

 

拉拉杂杂写下这几个截面的记忆片断,权做对恩师的缅怀和纪念。

 

西华师范大学 杨仕文

            2023年3月18日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联系信箱:ahrachin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