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员动态 > 会员成果

会员简介

学术活动

会员成果

二战后美国“阳光带”城市的崛起及其历史作用

更新时间  2003-11-28 作者:郭尚鑫
提要 本文论述美国南部阳光带落后地区的城市化问题。着重论述了促使该地区城市崛起的因素及其城市化对整个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为研究美国区域经济、也为探讨我国城市化道路及区域经济的开发提供了一个颇有价值的视角。

关键词 阳光带 城市 崛起

城市化是某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集中反映。美国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城市化水平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其城市化进程也更具有典型性。对美国东北部和中西部城市化问题,国内学者曾有文章论述,[(1)]而对南部阳光带城市的崛起则鲜有提及。这或许是因为这一地区城市的崛起相对来说比较迟缓,其意义未引起学者们的注意和重视。

  一

所谓“阳光带(sunbelt)”是指美国北纬37°以南地区,共包括南卡罗来纳、北卡罗来纳、佛罗里达、佐治亚、田纳西、阿肯色、亚拉巴马、密西西比、俄克拉荷马、路易斯安那、得克萨斯、新墨西哥、亚利桑那、内华达等州和加利福尼亚的一部分,其范围大致是在内战时期参加南方叛乱诸州的地域上向西南部有所延伸。1969年,美国新闻记者凯尔文·菲利普斯在《共和党多数的出现》一书中,最早使用“阳光带”一词。他在该书中认为,战后大批白人中产阶级涌向佛罗里达—加利福尼亚“阳光带”,致使共和党人可望在该地区稳操胜券。但当时这一提法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只是到70年代中期,南部和西南部日趋兴旺,特别是1976年南部民主党人吉米·卡特竞选总统成功,对新闻界和学术界醉心于宣传“阳光带”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卡特竞选总统过程中,《纽约时报》、《商业周刊》、《周末评论》、《幸福》等刊物竞相以“阳光带”为题刊载文章,大肆渲染南部和西南部崛起对全国政治经济生活的影响,而对于衰退中的传统工业心脏地带东北部和中西部则冠之以“寒霜带”之称谓。[(2)]1976年,全国极有影响的刊物《民族杂志》刊载文章,详细描述阳光带从联邦资金中所得到的好处,从而引起“阳光带”和“寒霜带”两地区的国会议员、学术界和经济界的激烈争论。《商业周刊》把这一争论称为“第二次内战”。[(3)]

尽管70年代美国新闻界对阳光带的宣传或多或少地带有夸张成分,但实际上也确实反映出南部和西南部的崛起,已经成为事实,并为公众所瞩目。把二战前后南部城市化水平作一比较即可很容易地说明这一问题。二次大战前,南部阳光带基本为北部的资本投资场所、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其城市化水平远不及东北部和中西部。1920年,全国十大城市中,有九个位于东北部和中西部,南部只有洛杉矶跨入全国十大城市之列。但1980年的全国十大城市中,已有五个位于阳光带,即洛杉矶、休斯顿、达拉斯、凤凰城和圣迭戈。[(4)]作为衡量城市化综合指标的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1940—1980年,全国平均数由52.6%上升到74.8%,南部由36.7%上升到66.9%,西南部则由58.8%上升到83.9%,[(5)]从中看出西南部城市化水平已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南部则基本与中西部和东北部持平。

随着制造业向南部转移和阳光带城市的崛起,大量人口从中西部和东北部“寒霜带”迁入南部。仅在70年代,迁入阳光带地区的人口就达550万。佛罗里达州人口增长量最为突出,到80年代后期,平均每天有1000多人移居该州,其人口增长率比全国高两倍。目前,该州城市人口已高达85%。人口学家预计,到21世纪初,该州人口将突破2200万大关,比现在要翻将近一番,届时佛罗里达州将成为后工业化时代城市化州的典范。

阳光带人口在全国人口所占比例的上升和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该地区就业人数的增长。70年代,北部都市区就业人数增长率为12.4%,南部则达到40%。1937年,寒霜带工业企业职工人数占全国总职工数的70.3%,1982年则下降到47.9%,其职工的绝对数字也呈下降趋势,由1976年的1107万下降到1982年的914万;而阳光带则恰恰相反,其工业企业人数占全国职工总数的比重由1937年的23.9%上升到1982年的43.1%。[(6)]

可见,无论就大城市的数量还是从城市人口来说,阳光带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都已赶上或超过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后来居上。

  二

美国阳光带城市在战后迅速崛起是多种合力作用的结果。

阳光带城市的崛起首先在很大程度上是联邦政府直接干预和推动的结果。由于阳光带大部分地区是内战期间参加“南部同盟”的诸州,内战以后,虽然经过重建和改造,其经济结构仍以种植园经济为重心,工业化相对迟缓甚至滞后,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早在1938年,罗斯福总统在给全国紧急委员会的一封信中就指出:“正是由于南部地区的状况,整个国家的经济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我确信,南部现在的问题是全国最大的经济问题。”[(7)]可见,政府已认识到,促进南部地区城市经济发展已成为美国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客观需要。

基于以上认识,二战前夕,美国政府在确定军事工厂与基地时优先考虑将其设在“公司力量、资本发展和地区经济的成熟还不足以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的城市”,[(8)]即当时尚属于落后地区的南部和西南部。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军工厂,军事工业急剧扩张,联邦国防预算开支庞大,其中大约40%用于南部军事工厂和军事基地的建设。这一时期,整个阳光带地区在联邦军事开支中所占份额达70%。这一方面带动了阳光带沿海城市的飞速发展,如里士满、查尔斯顿、杰克逊维尔、莫比尔、新奥尔良、休斯顿、洛杉矶等都成为重要的军事基地;另一方面,使得西南部内陆地区毗邻空军基地和飞机制造厂的城市兴隆起来,如达拉斯、圣安东尼奥、丹佛、图森等。此外,在军事基础上,直接形成了许多新的城市,如费耶特维尔、科罗拉多、斯普林敦等。二战期间,联邦政府有计划地在阳光带进行大型军事、国防、宇航方面的投资和研究,同时通过贷款等方式,吸引大批相关工业企业迁入南部和西南部。战后,这些军事工厂被联邦政府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出售给阳光带资本家,转为民用生产,极大地促进了该地区城市经济结构的根本改变,使制造业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当地龙头企业,为这一地区经济起飞奠定了坚实基础。70年代末,美国国防开支年度预算为20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为阳光带城市所得,如1976年,仅得克萨斯和加利福尼亚两州就占该年度全国军火订货合同总额的26.2%。从军事工业的就业人数看,南部阳光带所占比重也大于东北部。1971年,南部阳光带15个州的军事工业就业人数达74万多,占全国军事工业就业人数的41%,东北部14个州军事工业就业人数则为67万多,占全国军事工业总人数的37%。美国学者理查德·莫里斯指出:“整个阳光带经济的增长令人难以置信地依赖于联邦军事支出,如果没有联邦军事预算,‘阳光带’就不能维持其数十年来得以自我吹嘘的经济繁荣……,东北部诸州以其占全国45%的人口而仅仅得到联邦军事支出的28%,而阳光带以其占全国38%的人口却得了近一半的联邦军事预算。”据此,他不无讥讽地称五角大楼为“一座面向南方的五角建筑物(a-five-side-building that face south)”。[(9)]密歇根州的一家就业协会于1981年曾对美国军事费用的来源和支出作过调查,结果表明:东北部和中西部每年担负的联邦军事费用高达700亿美元,而五角大楼每年在这一地区的军事支出只有440亿美元,在这一点上这两地区每年可计算的损失即达270亿美元。因此,该协会指出:“在估算正在进行的由东北部和中西部向阳光带的大规模财富转移时,联邦军事支出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10)]

战后联邦政府巨额军事和研究发展经费的支出,不仅推动了阳光带基础工业的发展,而且刺激了该地区高科技工业的兴起,成为它蓬勃发展的坚强后盾。在战后的短时期内,阳光带城市迅速发展了原子能、电子、通讯设备、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进而形成这一地区城市经济的一大特色。高科技的发展在加利福尼亚州最为典型。该州有优越的地理条件,气候宜人,宜于发展航空航天及电子产品。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吸引了大批优秀科学家,使这里的科研力量处于全国领先地位。1979年,该州高科技工业部门就业人数高达57万多,远远超过同部类就业人数居全国前列的纽约州(37万)和马萨诸塞州(22万),遥居全国之首。1980年,该州所支配的联邦研究和发展经费占全国的23.42%,而其人口所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只有10.45%。[(11)]加利弗尼亚州的洛杉矶大都市区目前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航空航天与电子产品制造中心。1981年,该都市区内的高科技工业基地——硅谷共有高技术企业1800家,就业人数达几十万。目前,阳光带诸城市已经成为美国宇航、原子能、电子等高科技工业的中心,在美国现有的4个著名高技术工业研究生产基地中,阳光带占了3个,即加州的“硅谷”、北卡罗来纳的三角研究区和佛罗里达的“硅滩”。它们在带动该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等方面,起着龙头作用。

阳光带城市的崛起也得益于6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的迅速国际化。由于国内劳动成本提高,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自60年代以来纷纷转向海外特别是拉丁美洲和东南亚地区,导致美国在海外投资日益增多。1960年,美国跨国公司在海外的投资为328亿美元,1980年猛增至2156亿美元。与此相联系,美国的外贸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1965—1979年间,美国商品进口额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上升到9%。同一时期,进出阳光带港口(如墨西哥湾、南卡罗来纳、北卡罗来纳、佛罗里达等)的货物份额都相应增加,整个阳光带货物进出口额增长了2/3。[(12)]80年代,美国对外贸易形成历史性转折,其重点由大西洋转向太平洋。到1982年,美国与太平洋各国的贸易总额达1210亿美元,而与大西洋沿岸国家的贸易总额则降至1116亿美元。1986年,洛杉矶港口总处理货运量5800万吨,居全美第一。这一结构性和地域性变化,极大地促进了阳光带城市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了其城市化进程。

战后美国福利制度的发展及美国人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促使阳光带城市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早在1935年罗斯福总统任内通过的“社会保障法”,成为其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该法规定:由联邦政府举办全国性的老年保险;强制各州举办失业保险;联邦和州政府合办福利补助。该法在1939年修订后,将美国推上了“福利国家”的道路。战后历届政府继续执行“新政”以来的社会福利政策。1950年,杜鲁门政府通过社会保险法的几个修正案,扩大了社会保险的范围,增加了约一千万新的受益者,并将退休工人的养老金平均增加77.5%。[(13)]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掀起第二次社会福利立法高潮后,老年人医疗保险也被列入社会保险的开支内容。到1980年,联邦的社会保险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1.5%,占联邦预算开支的54.4%。这一福利政策,解除了老年人的后顾之忧,成为他们追求生活质量的强有力保障。为了舒适愉快地安度晚年,许多老人退休之后纷纷移居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阳光带都市区,他们收入可观,其中不乏巨富者。这样,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老年人在寒霜带劳作半生所得随着他们的定居而转移到阳光带,成为那里的财源之一。佛罗里达、得克萨斯两州都市区内退休人员增加最快。而为了吸引退休者前来定居,佛罗里达州政府投其所好,设立了最为完整的老年人成套服务设施,还建立了不同级别多功能的老人居住区,使该州老年人服务业的收入成为州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这些收入大部分用作城市建设。

良好的投资环境是阳光带城市崛起的又一重要因素。阳光带具有先天性良好的投资环境。第一,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这是由于这一地区国外移民份额较大造成的。80年代,西南部和南部的移民数占整个美国移民的2/3。70年代,南部各州加工工业的工资比美国中部低13%至15%。[(14)]在南方的经济结构中,低薪部门(纺织、食品等)占40%以上,而同时期在北方则只占20%。第二,由于历史的原因,与“寒霜带”相比,南部工人组织性差,工会力量比较薄弱,南部各州工会会员在全部非农业人口中所占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数。70年代,美国全国加入工会的工人和职员占全部工人的比重为26%,而阳光带的亚拉巴马和田纳西只有18%,南、北卡罗来纳则只有7%—8%。工会化水平低,可使企业得到较驯服的劳动力。此外,为吸引投资,阳光带各州政府出台了许多具有较大吸引力的措施,如为投资工业区提供完备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提高劳动者素质。最诱人的是降低企业税收。70年代,全国的税收实际比率为1.19%,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为2.46%,而南部阳光带各州则只在0.96%—1.24%之间。[(15)]佛罗里达成为阳光带诸州中唯一无个人收入税、财产税和地方税的州。这一举措,对私人资本的投资来说,具有无比的诱惑力。

由此观之,促使美国阳光带城市崛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是联邦政府对该地区进行有意识的扶持和开发,加快其城市化进程。

  三

美国阳光带城市的崛起和经济上的繁荣,打破了内战以来南方在政治经济上隶属于东北部和中西部的局面。自1964年以来,美国历届总统及大多数总统候选人都出身于阳光带就是南部和西南部政治势力崛起的典型例证。随着阳光带人口的增长,它在国会众议院的席位也相应上升。到1982年国会中期选举时,南部和西南部在众议院的席位已开始超过东北部和中西部,政治上的天平亦开始向南部和西南部倾斜。从内战后到本世纪初,美国共和党在东北部占优势,民主党则控制了南部诸州。本世纪20年代特别是二次大战后,随着大部分白人中产阶级大规模流向阳光带,两党地区基础的差异逐渐消失,而阶级性和阶级特征则愈益明显。一般来说,无论在南部还是在北部,居住在城市郊区受过高等教育、收入较高的白人阶层,大多支持共和党;而居住在中心城市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收入较低的白人阶层和黑人,则支持民主党。从整体来看,两党的地区性基础几乎调了个个,民主党势力中心从南部转移到东北部传统工业区,而共和党则转移到阳光带新兴城市。阳光带和寒霜带的利益集团为维护各自地区的政治经济利益展开了激烈角逐。它们不仅通过本地区国会议员对联邦政府决策施加影响,而且组织各种院外利益集团,就各种问题游说于国会山。在阳光带,最先成立了“南方发展政策委员会”,为南方决策者就如何最有效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和从联邦中得到最大好处而不时提供统计资料、信息和专题报告。70年代,在国会参众两院中,代表阳光带和寒霜带各自利益的议员形成了针锋相对的组织,借以维护自身的利益。虽然国会两院中利益集团的冲突不具备对抗性质,但透过这一现象,我们可以看出阳光带城市崛起对美国政治的巨大影响。

大致说来,自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至今,美国的城市化进程经历了三个阶段。19世纪初至20年代,由于商业的繁荣,东北部地区崛起,它以纽约为中心,沿大西洋岸跨越10个州;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中西部重工业区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囊括7个州;本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由于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南部阳光带地区迅速崛起,以洛杉矶为主体。自此以后,美国形成分别以纽约、芝加哥和洛杉矶为中心的三大经济核心区,它们鼎足而立,相得益彰。美国的区域经济趋于平衡,其经济持续而稳定地发展。这种分时期、有重点地开发城市,以中心城市的崛起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对目前我国城市的发展和落后地区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1)有关这方面的论文可参见:黄柯可《近代美国东西部城市化比较》,《美国现代化历史经验》论文集,1994年东方出版社出版;王旭《美国西部城镇与西部开发(1860—1910)》,《东北师大学报》1990年第2期;王旭《十九世纪后期美国中西部城市的崛起及其历史作用》、《世界历史》1986年6期。

(2)霍勒斯·桑顿《阳光带对寒霜带:第二次内战?》,载美国《周末评论》1978年第5期,第28—37页。

(3)美国《商业周刊》1976年6月26日文《第二次内战》。

(4)戴维德·古德菲尔德等《美国城市史》,米夫林公司1990年第二版,第398页。

(5)《美国统计摘要》1984年,第1826页。

(6)、(14)理查德·贝纳尔德等《二战以来阳光带城市的政治与发展》,得克萨斯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0—11、382页。

(7)、(8)洛齐恩等编《战时与和平时期的美国城市》,纽约普拉格公司1984年版,第227、229页。

(9)、(10)里查德·莫里斯《关于美国城市问题的争论》,克里夫斯公司1981年版,第147、148页。

(11)、(12)贝纳尔德·温斯坦因等《美国区域的发展与衰落》,纽约普拉格公司1985年第二版,第91、97页。

(13)阿瑟·林克《美国时代: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第二卷,纽约1980年版,第606页。

(15)布鲁斯通《美国的工业化》,纽约1982年版,第186—187页。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联系信箱:ahrachina@163.com